患者,男,42岁。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典型的坐骨神经受压体征。检查:小腿前外侧及第I1,I2趾间背侧皮肤刺痛觉消失,并有伸躅肌力减弱,膝及踝反射正常。
定位诊断为一侧神经根腋部椎间盘突出,最适宜的手术方法是
A:全椎板切除椎间盘切除术 B:半椎板切除椎间盘切除术 C:小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D:经腹椎间盘切除术 E:none
患者,男,42岁。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典型的坐骨神经受压体征。检查:小腿前外侧及第1,2趾间背侧皮肤刺痛觉消失,并有伸足母肌力弱,膝及踝反射正常。
定位诊断为一侧神经根腋部椎间盘突出,最适宜的手术方法是
A:全椎板切除椎间盘切除术 B:半椎板切除椎间盘切除术 C:小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D:经腹椎间盘切除术(118~120/2009)
男,38岁,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急性发作4天,疼痛加重而入院。查体:下腰椎旁压痛,右直腿抬高实验500,加强实验(+),足外侧皮肤感觉麻木,右足跖屈肌力减弱,踝反射消失,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若该病人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已有手术指征需行手术治疗。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精确性,确定手术部位的特殊检查是
A:椎管造影 B:B超检查 C:MRI检查 D:CT检查 E:可视性椎间盘造影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34岁,左下肢麻痛3个月加重1周。查体:T36.7℃,P80次/分,腰5骶1棘突间隙有压痛(+),叩击痛(+),左下肢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X线及CT检查结果如图所示:

腰椎间盘手术的手术指征:
A:症状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经非手术疗法无效,或症状严重,不能接受牵引,按摩等非手术疗法治疗者 B:有广泛肌肉瘫痪,感觉减退以及马尾神经损害者(如鞍区感觉减退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有完全或部分截瘫者 C:伴有严重间歇性跛行者,多同时有椎管狭窄症,或X线平片及CT图像显示椎管狭窄者,非手术疗法不能奏效者 D:合并腰椎峡部不连及脊椎滑脱者 E:对反复发作的中青年患者,为使其尽快恢复劳动能力,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某女性患者,39岁,右下颌下无痛性肿块2个月余,表面皮肤正常,质软,无压痛,口内检查未见异常,行颌下手术中见肿块呈囊性,术中囊壁破裂,流出黄色蛋清样液体,遂将囊肿及颌下腺一并摘除,手术后不久复发。
最佳手术治疗方案为
A:切除下颌下腺,吸尽囊液,加压包扎 B:摘除下颌下腺和囊肿 C:摘除舌下腺和囊肿 D:切除舌下腺,吸尽囊液,加压包扎 E:完整摘除囊肿,加压包扎
某男,39岁,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急性发作4天,疼痛加重而入院。查体:下腰椎旁压痛,右直腿抬高实验50°(50度),加强实验(+),足外侧皮肤感觉麻木,右足长屈肌力减弱,躁反射消失,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若该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已有手术指征需行手术治疗。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精确性,确定手术部位的特殊检查是
A:椎管造影 B:超声检查 C:MRI检查 D:CT检查 E:可视性椎间盘造影
某男,39岁,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急性发作4天,疼痛加重而入院。查体:下腰椎旁压痛,右直腿抬高实验50°阳性,加强实验(+),小腿前外侧皮肤感觉麻木,右足背伸肌力减弱,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若该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已有手术指征需行手术治疗。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精确性,确定手术部位的特殊检查是
A:椎管造影 B:B超检查 C:MRI检查 D:CT检查 E:可视性椎间盘造影
经椎板间隙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适应证()
A:椎间盘源性腰痛 B: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C:多节段椎管狭窄症 D:术后原节段同侧复发者 E:术后椎间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