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5岁,体重52kg。体检时核磁共振显示前交通动脉瘤,要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目前口服降压药和降血糖药物控制。
提示:查体患者血压120/80mmHg,化验结果空腹血糖6.4mmol/L(115mg/dl),尿糖(-)。血常规化验:Hb132g/L。术前第三日起已改用正规胰岛素治疗,剂量(6U,6U,6U)。提问:DSA下栓塞治疗的麻醉注意要点是哪些?
A:麻醉诱导力求平稳 B:只能行气管内插管 C:可以考虑应用喉罩 D:控制性降压至平均动脉压55~60mmHg E:不需要过度通气 F:常规应用甘露醇
男性,50岁,既往有高血压史,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呈撕裂状,累及胸骨后及上腹部,伴大汗,持续1小时不缓解。查体:血压200/110mmHg,心率90次/分,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左室高电压伴V4~V6导联ST段压低0.1mV。
恰当的降压药治疗方法是
A:小剂量持续用药 B:监测血压及危险因素3~6个月 C: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眼底病变 D:迅速有力静脉给降压药,待血压下降后停药 E:改善生活方式并予降压药物治疗
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近期目标是将血压降低到指定水平。
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可防止凌晨血压突然升高而猝死,标志是降压谷峰比值
A:>70% B:>60% C:>50% D:>40% E:>30%
女性,62岁,高血压病史4年,有家族史,多次测血压190~196/110mmHg(25.3/14.7kPa),眼底I3级。
恰当的降压药治疗方法是( )
A:小剂量持续用药 B:迅速有力静脉给降压药,待血压下降后停药 C:监测血压及危险因素3~6个月 D:改善生活方式并降压药物治疗 E: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眼底病变
某男性患者,50岁,患高血压病5年,间断服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60/100mmHg~140/90mmHg,患者未予重视,头晕、头痛明显就服药,症状消失就停药,20年吸烟史,身体肥胖多年。近3天工作过度劳累,1天来剧烈头痛、头晕,恶心未呕,测BP200/120mmHg,家人速将患者送急诊。经入院检查医生仍确诊为高血压病,治疗5天症状消失,血压恢复至140/90mmHg。
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述服用降压药注意事项,下列哪项不妥
A: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 B:使用两种或以上药物即联合用药可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C:降压药需长期服用,不可停药 D:服药期间出现头晕应立即平卧 E:服药期间可以不采用非药物治疗
某男性患者,65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测血压150/105mmHg左右,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拟给予降压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平时需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除了
A:限制钠盐 B:限制钾盐 C: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 D:保持心理平衡 E:戒烟
某男性患者,65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测血压150/105mmHg左右,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拟给予降压治疗。
假设信息:若高血压伴劳累性心绞痛,则下列护理哪项不是
A:疼痛发作时卧床休息 B:疼痛发作时吸氧 C:停用降压药 D:遵医嘱用β受体阻滞剂 E:严密观察疼痛的性质
某女性患者,7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0年,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和降压药治疗,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160~170)/(90~100)mmHg,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轻度增高,超声波示双侧颈动脉有多发斑块形成。
该患者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时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标值<100mg/dl B:起用前后检查肌酶和肝酶,严密观察肌肉症状 C:为了尽快达到降脂效果,联合使用贝特类降脂药物 D:治疗强度应达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30%~40% E:合理安排剂量,不宜为追求高效而加大剂量
郝某,男,36岁。近日体检发现血压增高。由于无明显不适,病人未予重视,间断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40/90~150/95mmHg之间。病人嗜烟,吸烟史10年,每天20支,未戒烟。
若需服用降压药,责任护士向病人讲述用药的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卧位服药,以防止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B:服降压药治疗期间可不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C:联合用药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D: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或停药 E:降压药需长期坚持服用,不可停药
赵某,男,55岁,农民。3年前因清晨起床后头痛、呕吐,被诊断为高血压,因经济较困难,间断服用"北京降压0号",血压波动在140/90~150/100mmHg,自认为控制良好。平素嗜好吸烟、饮酒。此次因与人争吵后出现剧烈头痛,自测血压为180/120mmHg,而后急诊入院。
若病人被诊断为高血压急症,对其降压的原则是
A:快速降压 B:2小时内将血压降至140/90mmHg C:1小时内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 D:6小时内将血压降至130/80mmHg E:控制性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