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8岁,因“反复眩晕3 d”来诊。3 d前早晨起床时出现眩晕,持续约1 min,不伴头痛,恶心,呕吐,构音障碍,面部或肢体麻木。之后在晾晒衣服时出现类似情况,在晚上躺下或早晨起床时又有类似发作。有高血压,心肌缺血病史;有吸烟史。

查体发现位置性眩晕和眼震。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B:前庭神经元炎 C:颈性眩晕 D: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 E:颈动脉窦综合征

某男性患者,66岁,转头后突然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不能开目,苔白腻,脉滑数。

患者呕吐甚,眩晕旋转,可加

A:代赭石、竹茹、生姜 B:磁石、代赭石 C:龙骨、牡蛎 D:枳实、竹茹、黄芩 E:黄连、干姜

某女性患者,43岁,以"眩晕发作伴恶心、呕吐1天,伴有右耳鸣、听力下降,眩晕发作时无意识障碍"就诊。耳科检查:双侧外耳道及鼓膜未见异常,自发性眼震(+),Rom-berg试验偏向右侧。

补充病史:患者既往有发作性眩晕病史5年余,每次发作无明显诱因,眩晕发作时间为20分钟到2小时不等。发病初期的间歇期为半年,近1年来间歇期为1~3个月不等。每次发作前有耳胀满感,自觉听力下降,听力学检查示右耳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本病的初步诊断是

A: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前庭神经元炎 C:梅尼埃病 D:迷路卒中 E:迷路炎 F:特发性突聋

某女性患者,54岁,因体位改变时眩晕发作2周就诊。近2周来,无明显诱因发生躺下时短暂旋转性眩晕发作,伴有恶心,眩晕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无黑矇、无肢体麻木等就诊。

患者进行Dix-Hallpike试验时,患者右耳向地时出现以眼球上极为标志的垂直扭转性眼震(垂直成分向眼球上极,扭转成分向地),有眩晕症状出现,伴有恶心、呕吐。坐起时方向相反,潜伏期为10秒,持续时间40秒,再次检查不能再次诱发眼震。该患者诊断为

A: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嵴顶结石) B: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半规管结石) C: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嵴顶结石) D: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半规管结石) E: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半规管结石) F: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嵴顶结石)

某女,44岁,突然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不能开目,苔白腻,脉滑数,测血压130/80mmHg,做头颅CT未见异常,素无耳病。

患者呕吐甚,眩晕旋转,可加

A:龙骨、牡蛎 B:磁石、代赭石 C:代赭石、竹茹、旋覆花 D:枳实、竹茹、黄芩 E:黄连、干姜

某女性患者,44岁,以"眩晕发作伴恶心、呕吐1天,伴有右耳鸣、听力下降,眩晕发作时无意识障碍"就诊。耳科检查:双侧外耳道及鼓膜未见异常,自发性眼震(+),Rom-berg试验偏向右侧。

补充病史:患者既往有发作性眩晕病史5年余,每次发作无明显诱因,眩晕发作时间为20分钟到2小时不等。发病初期的间歇期为半年,近1年来间歇期为1~3个月不等。每次发作前有耳胀满感,自觉听力下降,听力学检查示右耳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本病的初步诊断是

A: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前庭神经元炎 C:梅尼埃病 D:迷路卒中 E:迷路炎 F:特发性突聋

某女性患者,55岁,因体位改变时眩晕发作2周就诊。近2周来,无明显诱因发生躺下时短暂旋转性眩晕发作,伴有恶心,眩晕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无黑矇、无肢体麻木等就诊。

患者进行Dix-Hallpike试验时,患者右耳向地时出现以眼球上极为标志的垂直扭转性眼震(垂直成分向眼球上极,扭转成分向地),有眩晕症状出现,伴有恶心、呕吐。坐起时方向相反,潜伏期为10秒,持续时间40秒,再次检查不能再次诱发眼震。该患者诊断为

A: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嵴顶结石) B: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半规管结石) C: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嵴顶结石) D: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半规管结石) E: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半规管结石) F: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耳,嵴顶结石)

魏某,女,44岁,突然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不能开目,苔白腻,脉滑数,测血压130/80mmHg,做头颅CT未见异常,素无耳病。

患者呕吐甚,眩晕旋转,可加

A:龙骨、牡蛎 B:磁石、代赭石 C:代赭石、竹茹、旋覆花 D:枳实、竹茹、黄芩 E:黄连、干姜

某患者,女性,48岁,眩晕反复发作9年,复发1天。现眩晕,头重昏蒙,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患者呕吐甚,眩晕旋转,可加

A:代赭石、竹茹、生姜 B:磁石、代赭石 C:龙骨、牡蛎 D:枳实、竹茹、黄芩 E:黄连、干姜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