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因“肛门周围皮肤见细小乳头状突起,淡红色,有痒感”来诊。

光镜:表皮疣状,乳头状增生,表皮角化不全,角化不全细胞核较大,轻度异型;棘层肥厚,可见核分裂象;棘层中部见散在挖空细胞,其核圆,深染,边缘不齐呈毛虫样;基底细胞增生,真皮乳头和乳头下层血管增生,单核淋巴细胞浸润。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乳头状瘤 B:尖锐湿疣 C:疣状癌 D:传染性软疣 E:纤维上皮性息肉

病历摘要:女性,45岁,右乳房小片红色斑丘疹及斑块1年,基底浸润。曾于当地医院拟“湿疹”多次治疗,效果欠佳。半年前,在原有皮损基础上出现糜烂及溃疡,少许渗液。该患者行病理活检示:表皮内巢状排列的异常细胞,胞体大圆形胞内含一个大的胞核,胞质丰富而淡染,空泡状,PAS反应阳性

乳房paget病与乳房湿疹主要鉴别包括

A:妇女多见 B:好发单侧 C:瘙痒不明显 D:非哺乳期妇女 E:可形成浅溃疡及乳头回缩

 患者男,16岁,因“怕热,多汗,心悸1年伴乳房肿胀半年”来诊。查体:P 92次/min;消瘦;双眼无突出,甲状腺I1度弥漫性肿大;双侧乳房可触及直径约2 cm的圆盘状乳腺组织,边界清,无粘连,有压痛;心,肺,腹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双手细震颤(+);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该患者的乳房发育最可能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乳房发育 B:青春期男子乳房发育 C:特发性男子乳房发育 D: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乳房发育 E:睾丸功能减退伴发的乳房发育

患者,女性,32岁。性交后出血1个月就诊。妇科检查:宫颈重度糜烂乳突型,其他未见异常。宫颈刮片巴氏I2级。

重度糜烂乳突型表现除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覆盖外,还有

A:伴间质显著增生,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B:伴间质显著增生,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以上 C:伴间质中度增生,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D:伴间质显著增生,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2以上 E:伴间质中度增生,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以上

王女士,28岁,阴道分泌物增多2个月,性交后出血2次就诊。妇科检查见宫颈重度糜烂乳突型,宫体大小正常,双附件未见异常,宫颈刮片巴氏I2级。

宫颈重度糜烂是指

A: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以下 B: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 C: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1/2 D: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2~2/3 E: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某男性患者,17岁,因“怕热、多汗、心悸1年伴乳房肿胀半年”来诊。查体:P 92次/min;消瘦;双眼无突出,甲状腺Ⅰ度弥漫性肿大;双侧乳房可触及直径约2 cm的圆盘状乳腺组织,边界清,无粘连,有压痛;心、肺、腹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双手细震颤(+);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该患者的乳房发育最可能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乳房发育 B:青春期男子乳房发育 C:特发性男子乳房发育 D: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乳房发育 E:睾丸功能减退伴发的乳房发育

某女性患者,41岁,外阴见一疣状肿物体积2.5cm×2cm×1.5cm,切面肿物基部与间质分解清楚,镜下见鳞状上皮呈乳头状生长,有角化不全,乳头无纤维血管束,底部钉突整齐向间质呈推移式浸润。

鳞状细胞癌与疣状癌的鉴别要点为

A:细胞学的非典型性 B:含有挖空细胞 C:鳞状上皮呈乳头状生长 D:明显的浸润性生长方式 E:乳头无纤维血管轴心

某女性患者,41岁,外阴见一疣状肿物体积2.5cm×2cm×1.5cm,切面肿物基部与间质分解清楚,镜下见鳞状上皮呈乳头状生长,有角化不全,乳头无纤维血管束,底部钉突整齐向间质呈推移式浸润。

尖锐湿疣与疣状癌的鉴别要点为

A:鳞状上皮呈乳头状生长 B:乳头有纤维血管轴心 C:含有挖空细胞 D:无间质浸润 E:真皮内有炎细胞浸润

重度糜烂乳突型是指:

A: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覆盖伴间质轻度增生,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2以上 B: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覆盖伴间质轻度增生,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C: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覆盖伴间质显著增生,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2以上 D: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覆盖伴间质显著增生,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E: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覆盖伴间质中度增生,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