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脂肪需怎样的运动形式()

A:微量运动,少于30分钟 B:微量运动,超过30分钟 C:亚极量运动,少于30分钟 D:亚极量运动,超过30分钟 E:极量运动,超过30分钟

下面关于心肺功能与运动耐力的说法有误的是()

A:运动耐力指机体持续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心肺功能和骨骼肌代谢 B:长期制动或缺乏运动可致骨骼肌代谢能力降低,也可使心肺功能减退,从而影响运动耐力 C: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表现为运动耐力减退 D:任何原因的运动耐力衰退与心肺疾病的表现相似 E:运动耐力的减退可出现于心肺疾病患者中,反之,心肺功能下降者都会有运动耐力的减退

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

A:出生至2个月 B:2~3个月 C:3~6个月 D:4~5个月 E:7个月后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心脏表面有冠状沟、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可作为其分界的表面标志 B:心壁由心内膜、心外膜、心肌、房间隔和室间隔组成 C:心室肌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血液出心室泵入主动脉和肺动脉 D:心房和心室的心肌层不直接相连,止于其交界处的纤维支架,形成各自独立的肌性壁 E:窦房结、房室交界区、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耶细胞构成心脏传导系统

仪器接地为避免触电,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

A:4欧 B:5欧 C:7欧 D:8欧 E:10欧

与身体或肢体长轴相垂直、与地面平行的切面是()

A:横断面 B:矢状面 C:垂直面 D:冠状面 E:额状面

关于突触传递可塑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突触易化主要涉及的离子是Ca2+ B:突触强化主要是由于前膜内Na+蓄积 C:长时程强化指该突触活动增强 D:突触强化与Ca2+浓度增高有关 E:突触易化与Na+蓄积有关

评价循环系统效率高低的指标是()

A:每搏输出量 B: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的ATP酶活性 C:心输出量 D:心指数 E:射血分数

局部兴奋的特点不包括()

A:不是全或无 B:不能远距离传播 C:可以相互叠加 D:具有总和现象 E:感受器电位、慢电位、突触后电位、阈上电位均是局部兴奋的表现形式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不包括()

A:不存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特化结构 B: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C:神经活性物质的释放部位与效应细胞间距离至少在20nm以上 D:递质传递时间不大于1秒 E:能否发生传递效应取决于效应细胞上有无相应的受体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