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0岁,胃大部切除术后。术后第1天晚间患者主诉伤口疼痛,疼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遵医嘱肌内注射哌替啶75mg,注射后30min疼痛评分1分,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肌内注射哌替啶12h后患者又主诉伤口疼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但患者害怕使用镇痛药成瘾而拒绝用药,这种行为属于
A:疼痛治疗的非主动性 B:疼痛反应的差异性 C:疼痛知识的局限性 D:疼痛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E:疼痛评估的偏差性
脑外伤患者,腰穿测压为220mmH
O,BP为180/110mmHg(23.94/14.63kPa),主诉头颈后部疼痛且活动受限。
考虑为
A:小脑幕切迹疝 B:急性枕骨大孔疝 C:颈椎骨折 D:慢性枕骨大孔疝 E:颅底骨折
患者男,60岁,胃大部切除术后。术后第1天晚间患者主诉伤口疼痛,疼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遵医嘱肌内注射哌替啶75 mg,注射后30 min疼痛评分1分,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肌内注射哌替啶12 h后患者又主诉伤口疼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但患者害怕使用镇痛药成瘾而拒绝用药,这种行为属于
A:疼痛治疗的非主动性 B:疼痛反应的差异性 C:疼痛知识的局限性 D:疼痛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E:疼痛评估的偏差性
某男性患者,60岁,胃大部切除术后。术后第1天晚间患者主诉伤口疼痛,疼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遵医嘱肌内注射哌替啶75 mg,注射后30 min疼痛评分1分,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肌内注射哌替啶12 h后患者又主诉伤口疼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但患者害怕使用镇痛药成瘾而拒绝用药,这种行为属于
A:疼痛治疗的非主动性 B:疼痛反应的差异性 C:疼痛知识的局限性 D:疼痛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E:疼痛评估的偏差性
某男性患者,36岁,2周来右侧后牙咬物不适,喝热水引起疼痛。近3日夜痛影响睡眠,并引起半侧耳后部痛,服止痛片无效。检查时见右侧上、下后牙多个充填体。应进行继续检查
为确定主诉牙应进行的主要检查是
A:叩诊 B:探诊 C:扪诊 D:温度测验 E:X线片检查
某男性患者,32岁,就诊主诉为突感心前区刀割样疼痛,咳嗽,呼吸时加重,体检:体温38.7℃,可闻及心包摩擦音。ECG示多数导联ST、段抬高,追问病史,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下一步将最有可能出现的为
A:疼痛逐渐加剧 B:显著性呼吸困难 C:心律失常 D:脓毒血症 E:心包积液
某女性患者,32岁,放置Tcu 380A节育器后3天,复诊主诉置器后下腹痉挛性疼痛。
引起患者疼痛的最可能原因
A:多为病理性疼痛 B:宫内感染 C:节育器嵌顿 D:宫体受到机械和化学性物质的作用,产生宫缩 E:节育器下移
某男性患者,63岁,胃大部切除术后。术后第1天晚间患者主诉伤口疼痛,疼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遵医嘱肌内注射哌替啶75 mg,注射后30 min疼痛评分1分,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肌内注射哌替啶12 h后患者又主诉伤口疼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但患者害怕使用镇痛药成瘾而拒绝用药,这种行为属于
A:疼痛治疗的非主动性 B:疼痛反应的差异性 C:疼痛知识的局限性 D:疼痛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E:疼痛评估的偏差性
某男性患者,61岁,胃大部切除术后。术后第1天晚间患者主诉伤口疼痛,疼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遵医嘱肌内注射哌替啶75 mg,注射后30 min疼痛评分1分,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肌内注射哌替啶12 h后患者又主诉伤口疼痛,评分6分(长海痛尺),但患者害怕使用镇痛药成瘾而拒绝用药,这种行为属于
A:疼痛治疗的非主动性 B:疼痛反应的差异性 C:疼痛知识的局限性 D:疼痛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E:疼痛评估的偏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