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 36岁, 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 ℃,伴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双手出现红斑,肿胀,轻度瘙痒, 2周前鼻翼及面颊部出现片状红斑,表面脱屑,随后皮疹扩大,光照后加重,双小腿出现淤点,淤斑,双足后跟出现血疱。
为明确诊断主要的检查项目包括(提示 体格检查:血压115/75 mmHg,体温38 ℃,膝关节稍肿胀。皮肤情况:结膜苍白,鼻翼及面颊部蝶形水肿性暗红斑片,表面黏着性鳞屑,褐色色素沉着。耳郭变薄,上有暗红斑,脱屑。双手背,双小腿屈侧对称分布淤点,部分融合成淤斑,双足后跟,足跖可见血疱。双足趾甲周暗红斑。)
A:血,尿常规 B:皮肤病理 C:电解质 D:清蛋白,球蛋白 E:肾功能 F:自身抗体 G:补体C3,C4
病历摘要: 患者xxx,男性,21岁,不慎从3米高处坠落,双足着地,出现双足跟肿胀疼痛,腰痛不能站立。查体:腰1棘突有压痛和叩击痛,双足足跟部肿胀,触痛(+),双下肢感觉正常,双足伸足母,伸趾正常,双膝关节伸屈正常。 
为了明确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A:双足X线片 B:腰椎X线片 C:腰椎CT D:腰椎MRI E:全身骨扫描 F:穿刺活检 G:抽血测zongR,C-反应蛋白
患者女,60岁,因“多尿,口干,多饮9年,右足底刺伤后红肿,流脓2周,右足第2足趾变黑5 d”来诊。近3年自觉双下肢麻木,发凉,无明显间歇性跛行。查体:右足底中部皮肤红肿破溃,有脓性分泌物,伴有恶臭,压痛不明显,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足第2足趾变黑,余趾色泽稍暗。空腹血糖14.1 mmol/L。
下肢血管彩超:闭塞性动脉硬化;右足背经皮氧分压<30 mmHg;足X线片:骨髓炎改变。下一步应优先采取的检查有
A:如无肾功能损害,可行下肢血管DSA B:如有肾功能损害,可行下肢血管MRA C:足MRI D:创面的探针探查 E:足99mTc骨扫描 F:ABI检查 G:
In-标记的白细胞扫描
某女性患者,18岁,高空坠落,双足着地,出现双足跟肿胀疼痛,胸腰痛,不能站立。查体:L
棘突压痛和叩痛,双足跟肿胀,双下肢感觉障碍,活动不便。
为明确诊断,需要做的进一步检查是
A:双足X线片 B:胸椎X线片(正、侧位) C:腰椎X线片(正、侧位) D:胸椎CT E:腰椎CT F:胸椎MRI G:腰椎MRI
某女性患者,63岁,因“多尿、口干、多饮9年,右足底刺伤后红肿、流脓2周,右足第2足趾变黑5 d”来诊。近3年自觉双下肢麻木,发凉,无明显间歇性跛行。查体:右足底中部皮肤红肿破溃,有脓性分泌物,伴有恶臭,压痛不明显,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足第2足趾变黑,余趾色泽稍暗。空腹血糖14.1 mmol/L。
下肢血管彩超:闭塞性动脉硬化;右足背经皮氧分压<30 mmHg;足X线片:骨髓炎改变。下一步应优先采取的检查有
A:如无肾功能损害,可行下肢血管DSA B:如有肾功能损害,可行下肢血管MRA C:足MRI D:创面的探针探查 E:足
Tc骨扫描 F:ABI检查 G:
In-标记的白细胞扫描
某男性患者,47岁,双足拇趾、第一跖趾关节反复发作性肿痛2年。本次于参加宾宴后,夜间突然发作。体格检查:T 38.5℃,双足第一跖趾关节及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皮温升高,肤色暗红,并有明显压痛及活动痛。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选择哪些辅助检查
A:双足正侧位X线片 B:双足正斜位X线片 C:关节滑膜液检查 D:细菌培养 E:心电图 F:双足CT
某女性患者,61岁,因“多尿、口干、多饮9年,右足底刺伤后红肿、流脓2周,右足第2足趾变黑5d”来诊。近3年自觉双下肢麻木,发凉,无明显间歇性跛行。查体 :右足底中部皮肤红肿破溃,有脓性分泌物,伴有恶臭,压痛不明显,右足背动脉 搏动消失,右足第2足趾变黑,余趾色泽稍暗。空腹血糖14.1mmol/L。
下肢血管彩超:闭塞性动脉硬化;右足背经皮氧分压<30 mmHg;足X线片:骨髓炎改变。下一步应优先采取的检查有
A:如无肾功能损害,可行下肢血管DSA B:如有肾功能损害,可行下肢血管MRA C:足MRI D:创面的探针探查 E:足
Tc骨扫描 F:ABI检查 G:
In-标记的白细胞扫描
某女性患者,59岁,患糖尿病11年,3年前开始注射胰岛素维持,现双足麻木疼痛,影响睡眠及运动。
该患者双足疼痛,不能应用的治疗措施是
A: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 B:应用大剂量维生素E C:应用加巴喷丁、曲马朵等镇痛 D:实施骶管或低位硬膜外阻滞 E:对症处理,如休息、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全身骨显像摆位时,双脚趾尖并拢向前,双足跟分开的目的是()
A:膝关节显像清晰 B:踝关节显像清晰 C:足小关节显示清晰 D:胫骨与腓骨分开 E:跟骨与距骨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