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0岁。确诊RA 3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15 mg/d。双手手指尺侧偏斜,屈曲畸形;右髋关节疼痛伴活动障碍。骨关节X线片:双手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强直伴半脱位;右股骨头密度不均,见骨质吸收破坏。
其右髋关节病变的最可能诊断是
A:骨质疏松 B:类风湿关节炎侵犯至髋关节 C:髋关节结核杆菌感染 D:类风湿关节炎侵犯至髋关节合并骨质疏松 E: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患者男,40岁,由高处跃下时,出现髋关节疼痛,伸屈活动髋关节时出现弹响,出现髋关节绞锁,行走时自觉关节不稳。
髋关节镜常用的入路包括
A:前内侧入路 B:外侧入路 C:内侧入路 D:前侧入路 E:前外侧入路
患者男,50岁,行走过程中反复出现左髋关节弹响,绞锁,不敢负重。
髋关节镜的并发症包括
A:坐骨神经损伤 B:髋关节周围血管损伤 C:股骨颈骨折 D:髋关节滑膜炎 E:髋关节周围肌肉牵拉伤 F:髋关节软骨损伤 G:深静脉血栓 H:髋关节周围脓肿
患者男,12岁,因“双乳肿痛1月余”来诊。患者5年前因双侧隐睾,阴茎下弯行双侧腹股沟探查术及阴茎下弯矫正术,术中未探及睾丸样组织。近1个月出现双侧乳房肿痛。查体:双侧乳房肿大,乳核1 cm;双侧腋下可触及无痛性淋巴结数个,直径均小于1.0 cm。
下一步的处理方法为
A:药物治疗乳腺发育 B:剖腹探查寻找睾丸 C:经皮穿刺左肾下极团块 D:乳腺成形术 E:左肾下极团块切除术 F:放射治疗
某男性患者,13岁,因“双乳肿痛1月余”来诊。患者5年前因双侧隐睾、阴茎下弯行双侧腹股沟探查术及阴茎下弯矫正术,术中未探及睾丸样组织。近1个月出现双侧乳房肿痛。查体:双侧乳房肿大,乳核1 cm;双侧腋下可触及无痛性淋巴结数个,直径均小于1.0 cm。
下一步的处理方法为
A:药物治疗乳腺发育 B:剖腹探查寻找睾丸 C:经皮穿刺左肾下极团块 D:乳腺成形术 E:左肾下极团块切除术 F:放射治疗
某男性患者,11岁,因“双乳肿痛1月余”来诊。患者5年前因双侧隐睾、阴茎下弯行双侧腹股沟探查术及阴茎下弯矫正术,术中未探及睾丸样组织。近1个月出现双侧乳房肿痛。查体:双侧乳房肿大,乳核1 cm;双侧腋下可触及无痛性淋巴结数个,直径均小于1.0 cm。
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有(提示:性激素测定:LH 升高,E2升高,T下降;血ACTH和皮质醇正常。染色体核型:46,XY。B超:腹部未见肿物样回声,双侧肾上腺区未见异常团块,双侧腹股沟及后腹膜未见明显睾丸回声。)
A:HCG测定 B:腹部MRI C:甲状腺功能 D:盆腔MRI E:PRL测定 F:垂体MRI G:胸部CT
某女性患者,35岁,有类固醇激素使用史,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1个月余,外院X线及CT检查怀疑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如果核素显像发现:患者双侧股骨头放射性明显减低,股骨颈及髋关节周边放射性分布增高,结合病史,下列诊断中,应首先考虑的是
A:双侧股骨头骨转移瘤 B: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C:双侧股骨头骨髓瘤 D:双侧股骨头骨髓炎 E:双侧股骨头骨折 F:髋关节炎
某男性患者,32岁,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拟在全麻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经约1个月系统治疗和术前准备,各生理指标和化验检查均正常。麻醉诱导和插管均顺利,维持平稳,手术40分钟后(正在处理一侧甲状腺上极),病人突然出现体温升高(达40℃),心率增快(150次/分),血压升高(160/100mmHg),心电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遂即施急救措施,病情趋于稳定、缓解。
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可能是
A:麻醉过浅 B:恶性高热 C:甲状腺危象 D: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积 E:输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