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0岁,胰腺癌术后复发,上腹部疼痛3个月,加重1个月,经规范的"三阶梯"止痛治疗,疼痛缓解不明显,且副作用太大,难以坚持,现拟行神经丛毁损治疗止痛。
该患者行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神经毁损时的毁损药物和剂量是
A:无水乙醇为0.3~2毫升/次;7%~10%苯酚为0.5~5毫升/次 B:无水乙醇为5~10毫升/次;7%~10%苯酚为3~12毫升/次 C:无水乙醇为0.1~1毫升/次;7%~10%苯酚为0.1~0.5毫升/次 D:无水乙醇为0.5~5毫升/次;7%~10%苯酚为0.3~2毫升/次 E:无水乙醇为0.5~10毫升/次;7%~10%苯酚为0.3~5毫升/次
患者男性,42岁,63kg。因右手锐器伤,行清创,屈肌腱,神经吻合术。
腋路注入1%利多卡因400mg(含1/200000肾上腺素),15分钟后刷洗创面麻醉作用不全,处理的方法哪项不正确 ( )
A:停止刷洗,等待作用完全 B:立即追加肌间沟1%利多卡因20ml C:加用镇痛剂哌替啶50mg或芬太尼O.1mg D:加用局部神经阻滞O.5%利多卡因1Oml E:改全身麻醉
患者女,45岁,因“渐进性肢体麻木6个月”来诊。6个月前始出现双侧足趾麻木,此后症状逐渐向上发展,出现双膝麻木,针刺感,1个月前出现双侧股部和双手麻木感,并出现双手活动不灵活。神经系统查体: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足固有肌轻度萎缩,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稍低,双侧踝反射消失,双侧膝跳反射降低,双上肢腱反射(++),对称,双侧膝关节以下振动觉,针刺觉明显减退,双手轻触觉和针刺觉减退,龙贝格(Romberg)征(-)。神经传导测定:运动传导测定双侧腓总神经,胫后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正常,感觉传导测定示双腓肠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未引出,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明显降低。F波测定: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正常。肌电图:双侧胫前肌呈神经源性损害。
根据该患者神经受累的范围,疾病类型属于
A:单神经病 B:多发单神经病 C: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D: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E:脊肌萎缩症
患者女,45岁,因“渐进性肢体麻木6个月”来诊。6个月前始出现双侧足趾麻木,此后症状逐渐向上发展,出现双膝麻木,针刺感,1个月前出现双侧股部和双手麻木感,并出现双手活动不灵活。神经系统查体: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足固有肌轻度萎缩,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稍低,双侧踝反射消失,双侧膝跳反射降低,双上肢腱反射(++),对称,双侧膝关节以下振动觉,针刺觉明显减退,双手轻触觉和针刺觉减退,龙贝格(Romberg)征(-)。神经传导测定:运动传导测定双侧腓总神经,胫后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正常,感觉传导测定示双腓肠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未引出,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明显降低。F波测定: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正常。肌电图:双侧胫前肌呈神经源性损害。
其神经病变最可能的病理基础是
A:原发性脱髓鞘 B:原发性轴索损害 C:神经元变性 D:脱髓鞘继发轴索损害 E:感觉神经元变性
某男性患者,38岁,68kg,右手被机械挫伤,食指至无名指皮肤破损,肌腱及神经损伤,急诊行清创、肌腱和神经吻合术。既往体健。
选用神经阻滞麻醉时,应选择用
A:桡神经阻滞 B:尺神经阻滞 C:正中神经阻滞 D:腕管神经阻滞 E: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某男性患者,38岁,68kg,右手被机械挫伤,食指至无名指皮肤破损,肌腱及神经损伤,急诊行清创、肌腱和神经吻合术。既往体健。
如果手术后2小时,患者出现胸闷、憋气,最可能的情况是
A:气胸 B:局麻药中毒 C:误入硬膜外腔 D:过敏反应 E:膈神经阻滞
某男性患者,46岁,左腰臀痛1个月,并向左下肢放射。查体所见符合神经根病的诊断。
患者做神经肌电图时发现左胫前肌、腓骨长肌、
长伸肌、腰骶脊旁肌有纤颤电位和混合相,而腓肠肌无异常发现,腓神经传导速度为45m/s,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L
神经根病 B:S
神经根病 C:L
神经根病 D:坐骨神经痛 E:腓神经损伤
某男性患者,46岁,左腰臀痛1个月,并向左下肢放射。查体所见符合神经根病的诊断。
患者做神经肌电图时发现左胫前肌、腓骨长肌、
长伸肌、腰骶脊旁肌有纤颤电位和混合相,而腓肠肌无异常发现,腓神经传导速度为45m/s,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L
神经根病 B:S
神经根病 C:L
神经根病 D:坐骨神经痛 E:腓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