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岁男性患者,股骨下端疼痛,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查体:股骨下端偏外侧局限性隆起,压痛,皮温略高。X片:股骨外侧髁可见偏心性生长的骨吸收病灶,皮质向外膨隆,变薄,无骨膜反应。

病人已确诊为骨巨细胞瘤,局部皮肤表浅静脉怒张,肿胀与压痛均显著,触诊有乒乓球样感觉。X片:骨皮质已破坏,断裂。病理报告:骨巨细胞瘤I3级。治疗应选择

A:截肢术 B:刮除植骨术 C:刮除骨水泥充填术 D:刮除灭活植骨术 E:刮除灭活骨水泥充填术

患者男,12岁。主因在学校打篮球时发生冲撞,突发左肱骨疼痛,不敢活动入院。既往无任何病史。

最可能的诊断为(提示 左肱骨干骺端X线片发现斜行骨折,无移位,同时干骺端部位皮质变薄,膨胀,有一溶骨性病灶,病灶内无钙化,无骨膜反应。)

A:骨肉瘤合并病理骨折 B:尤文肉瘤合并病理骨折 C:骨囊肿合并病理骨折 D:淋巴瘤合并病理骨折 E: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骨折 F:纤维结构不良合并病理骨折 G:棕色瘤合并病理骨折 H:骨的嗜酸性肉芽肿合并病理骨折

某男性患者,19岁,左大腿肿胀疼痛1年。X线片:左股骨下段皮质骨明显硬化,皮质旁见偏心性高密度影。

最可能的诊断是 ( 提示 光镜下:穿刺活检组织学显示分化好的骨小梁和增生的梭形细胞,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未见明确分带现象。CT:病变主体位于骨旁(高密度影),可见皮质破坏及少量髓腔侵犯。)

A:骨样骨瘤 B:骨膜炎 C:骨母细胞瘤 D:皮质旁骨肉瘤 E:皮质旁骨化性肌炎 F:软骨肉瘤

患者青年男性,发现左踝部肿物1年余,无压痛,未影响行走及工作,左踝X线示:左胫骨下端骨皮质变薄,局部无骨膜反应。有关软骨瘤的说法,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又名内生软骨瘤,为第二常见的良性骨肿瘤 B:其好发于手足短管状骨 C:临床表现多为疼痛、肿胀居多,有时出现病理骨折来就诊 D:其X线表现为溶骨性破坏,皮质变薄而无膨胀 E:治疗以刮除为主,复发较低 F:一般无疼痛症状,少数有酸胀感

患者青年男性,发现左踝部肿物1年余,无压痛,未影响行走及工作,左踝X线示:左胫骨下端骨皮质变薄,局部无骨膜反应。

有关骨肿瘤的分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治疗方案是根据外科分期来确定 B:局限于皮质或骨膜范围内的骨肿瘤定义为T1 C:尚未侵入皮质的骨旁肿瘤为定义为T2 D:对于Ⅰ期的肿瘤,为了避免复发和转移,需要进行彻底地切除 E:对于Ⅱ期肿瘤,常需在手术彻底切除的基础上辅以化疗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F:M是转移。MO:无转移;M1:已发生转移

患者青年男性,发现左踝部肿物1年余,无压痛,未影响行走及工作,左踝X线示:左胫骨下端骨皮质变薄,局部无骨膜反应。有关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软骨帽的厚度多大于1cm B:肿瘤的基底部与母体的骨皮质及髓腔不相通 C:软骨帽的厚度逐渐增加时,应怀疑恶变的可能 D:多发骨软骨瘤不会造成干骺端增粗、骨干变形 E:CT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式 F:为从长骨干骺端向内突出的类圆形或长圆形骨质

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呈现分层状,骨松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但结构清楚是()

A:骨质疏松 B:骨质软化 C:骨质破坏 D:骨质增生硬化 E:骨质坏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