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春,某乡镇化工厂为降低成本,将金属钠储存在塑料袋里,口扎紧,外套麻袋。结果袋中的钠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烧毁库房一座,金属钠21t。

以下物质中,属于遇湿易燃物质的有( )。

A:金属铅 B:金属钾 C:碳化钙 D:氧化铁

 患者女,18岁。因昏迷3 h入院。3 h前工作中吸入硫化氢气体。既往体健。体格检查:T 37.8 ℃,BP 100/76 mmHg。意识清,精神紧张。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率102次/min,律齐。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诊断为急性硫化氢中毒。

关于硫化氢中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急性中毒均由呼吸道吸入所致 B: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的有害气体 C:硫化氢是具有窒息性的有害气体 D:接触低浓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症状 E: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 F:重度中毒时,可有抽搐和昏迷间断发作

患者女,18岁。因昏迷3 h入院。3 h前工作中吸入硫化氢气体。既往体健。体格检查:T 37.8 ℃,BP 100/76 mmHg。意识清,精神紧张。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率102次/min,律齐。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诊断为急性硫化氢中毒。

关于硫化氢中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急性中毒均由呼吸道吸入所致 B: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的有害气体 C:硫化氢是具有窒息性的有害气体 D:接触低浓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症状 E: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 F:重度中毒时,可有抽搐和昏迷间断发作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

提示 了解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作用及配制的注意事项。关于下列处方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加入NaHC03是调节PH值使VitC部份成盐,减少局部刺激,增强稳定性 B:加入NaHC03是调节渗透压 C:依地酸二钠为金属络合剂 D:本注射液一般可用115.5℃,30分钟进行灭菌 E:配制中通CO2是防止维生素C氧化,增加稳定性

某女性患者,18岁,因昏迷3 h入院。3 h前工作中吸入硫化氢气体。既往体健。体格检查:T 37.8 ℃,BP 100/76 mmHg。意识清,精神紧张。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率102次/min,律齐。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诊断为急性硫化氢中毒。

关于硫化氢中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急性中毒均由呼吸道吸入所致 B: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的有害气体 C:硫化氢是具有窒息性的有害气体 D:接触低浓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症状 E: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 F:重度中毒时,可有抽搐和昏迷间断发作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可以分别测定食品中As(V)和As(Ⅲ)等不同的价态形式,这是下列哪种因素决定的()

A:在不同介质中的氢化反应速度 B:温度的影响 C:氢化物浓度的影响 D:激发能量 E:吸收波长

近年来,一种新型简便的储氢方法应运而生,即利用储氢合金(金属氢化物)来储存氢气。研究证明,某些金属具有很强的捕捉氢的能力,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这些金属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同时放出热量。其后,将这些金属氢化物加热,它们又会分解,将储存在其中的氢释放出来。这些会“吸收”氢气的金属,称为储氢合金。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在储存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 B:氢能源是未来理想的能源 C:氢气在储存过程中化学能部分转化为内能 D:氢气在储存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可以分别测定食品中As(Ⅴ)和As(Ⅲ)等不同的价态形式,这是何种因素决定的()

A:在不同介质中的氢化反应速度 B:温度的影响 C:氢化物浓度的影响 D:激发能量 E:吸收波长

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仪器中( )经点火炉丝点燃形成火焰。

A:氢气 B:氢化物 C:氢气氩气混合气 D:氩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