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7岁,因“胆囊炎,胆囊结石”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合并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多年;曾经因反复胸闷,心前区不适查心电图:左室高电压,I2,I3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心脏彩超:左心室下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55%。术前血压150/98mmHg,未规律服药控制血压。
如果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的方法实施麻醉诱导和维持,叙述错误的是
A:丙泊酚诱导血浆靶控浓度可以分步设定 B:术中维持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 C:术毕患者苏醒时丙泊酚的血浓度为1~2μg/ml D:设定丙泊酚的起始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 E:合并使用雷米芬太尼可以降低诱导靶浓度
丙泊酚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无抑制作用 B:能抑制咽喉反射 C:可降低颅内压 D: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E:用于全麻诱导,维持麻醉及镇静催眠辅助用药
静脉麻醉药丙泊酚
A:起效慢、维持时间长 B:可增强GABA
受体功能而发挥麻醉作用 C:通过肝中代谢产物发挥麻醉作用 D:水溶性大 E:肝功能不全患者对丙泊酚长链脂肪乳的耐受更好
某女性患者,38岁,因反复发热伴呕吐、腹胀,发现血压升高2年余,血肌酐升高1年余,诊断为慢性肾炎、尿毒症。1年前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次,肌酐最高800μmol/L,控制于300~400μmol/L。入院查:血压170/100mmHg,尿素氮13.1mmol/L,肌酐441.6μmol/L,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177×10^9/L,凝血酶原时间13.2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0.2s。全身麻醉,咪达__、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插管,间断给予芬太尼、维库溴铵,异氟烷、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入室后血压180/105mmHg,诱导后术中血压维持于130~160/80~100mmHg。共输红细胞悬液800ml,平衡液1500ml,胶体液500ml。
不宜选择的麻醉药物有哪项
A:麻醉前用药:吗啡、哌替啶 B: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丁哌卡因、罗哌卡因 C:静脉麻醉药物:咪达__、丙泊酚、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 D:肌松药: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罗库溴铵 E:肌松药:琥珀酰胆碱
丙泊酚( )
A:ACTH水平下降 B: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 C:儿茶酚胺水平增加 D:生长激素分泌增加 E:皮质醇分泌减少
静脉麻醉药丙泊酚()
A:起效慢、维持时间长 B:可增强GABAA受体功能而发挥麻醉作用 C:通过肝中代谢产物发挥麻醉作用 D:水溶性大 E:肝功能不全患者对丙泊酚长链脂肪乳的耐受更好
丙泊酚静脉麻醉适用于
A:麻醉诱导 B:休克病人的麻醉维持 C:门诊小手术 D:卟啉症病人 E:内镜检查或诊断性检查的麻醉
丙泊酚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无抑制作用 B:能抑制咽喉反射 C:可降低颅内压 D: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E:用于全麻诱导,维持麻醉及镇静催眠辅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