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0岁,葡萄胎刮宫术后3个月,阴道流血20余天,术后一直无月经来潮。2天前突然下腹剧痛,出冷汗,昏倒,检查:贫血貌,血压80/50mmHg,心率108次/分,体温36.8℃,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阴道左侧壁有1.5cm紫蓝结节,子宫大小不清,双侧附件有6~8cm直径囊性包块,尚活动,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
该病的主要转移途径为
A:直接蔓延 B:淋巴转移 C:血行转移 D:直接蔓延和种植 E: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 F: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
患者,女性,62岁。右季肋区疼痛2个月。CT检查:肝右叶11cmx7cm肿块,包绕,压迫下腔静脉,肝左叶内多个小的低密度结节。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的是
A:肝内血行转移 B:肝外血行转移 C:肝外骨转移 D:种植转移 E:直接蔓延
某女性患者,41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
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该患者在转移灶治疗后,应重复治疗的指征
A:
I显像发现转移灶摄
I降低或消失,数目减少 B:
I显像发现有异常浓聚灶 C:Tg或TGAb水平降低或消失 D:
I显像阴性,血清Tg≥10μg/L E:肺出现纤维化
某女性患者,43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
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该患者在转移灶治疗后,应重复治疗的指征
A:
I显像发现转移灶摄
I降低或消失,数目减少 B:
I显像发现有异常浓聚灶 C:Tg或TGAb水平降低或消失 D:
I显像阴性,血清Tg≥10μg/1 E:肺出现纤维化
某女性患者,42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
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该患者在转移灶治疗后,应重复治疗的指征
A:
I显像发现转移灶摄
I降低或消失,数目减少 B:
I显像发现有异常浓聚灶 C:Tg或TGAb水平降低或消失 D:
I显像阴性,血清Tg≥10μg/L E:肺出现纤维化
某女性患者,62岁,腹胀伴食欲减退,自觉腹部增大5个月。查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子宫及双附件触诊不清,三合诊后穹隆可触及不平结节。
该病的主要转移途径包括
A:直接蔓延 B:腹腔种植 C:血行转移 D:淋巴转移 E:局部浸润 F:跳跃转移
患者,59岁,绝经后阴道出血3个月,妇科检查:阴道黏膜正常,宫颈光滑,子宫稍大。诊刮刮出内膜为糜烂样。盆腔CT平扫及增强示:子宫增大,子宫腔内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肿块呈菜花状,密度低于正常强化的子宫肌,右侧附件区可见与子宫相连的软组织肿块,盆腔内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膀胱及直肠壁光整,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骨盆未发现异常。
该病变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
A:种植转移 B:血行转移 C:淋巴转移 D:直接蔓延 E:骨转移
为了使程序能够在内存空间浮动,使用无条件转移指令时应选用
A:段内直接转移指令 B:段内间接转移指令 C:段间直接转移指令 D:段间间接转移指令
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移,是闻名世界的壮举。据此回答第 8~9题:
万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 )。
A: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了转移 D:中国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