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参数“台式机/DDRII/256M/DDR533/TinyBGA/CL=4“533MHz”是指()。
A: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为533MHz B:内存的数据传率为533MB/s C:内存的数据传输率为533Mb/s D:内存的理想工作频率为533MHz
内存参数“台式机/DDRII/256M/DDR533/TinyBGA/CL=4”中“533”是指()。
A:内存的实际工作频率为533MHz B:内存的数据传输率为533MB/s C:内存的数据传输率为533Mb/s D:内存的理想工作频率为533MHz
Pentium4处理器的特性包括()
A:采用0.18和0.13微米的工艺 B:处理器(前端)总线速度可达400MHz、533MHz和800MHz C:超流水线(20级)技术 D:增强的分支预测技术
某IntelCPU上标有“2.53/533/256”其含义对应的指标是()
A:主频2.53GHz、533MHz前端总线,256二级缓存 B:主频2.53GHz、533MHz外频,256二级缓存 C:主频2.53GHz、533MHz前端总线,256倍频 D:主频2.53GHz、533MHz前端总线,256一级缓存
下表是PC机中使用的一部分内存条的主要技术参数
内存类型 | 名称 | 总线宽度 | 存储器总线时钟 | 有效时钟 |
双通道RDRAM | PC1060 | 2×2 Bytes | 533MHz | 1066MHz |
SDRAM | PC133 | 8 Bytes | 133MHz | 133MHz |
DDR SDRAM | PC266 | 8 Bytes | 133MHz | 266MHz |
DDR SDRAM | PC200 | 8 Bytes | 100MHz | 200MHz |
这四种内存条中数据传输率最高的是( )。
A:PC1060 B:PC133 C:PC266 D:PC200
下表是PC机中使用的一部分内存条的主要技术参数
内存类型 | 名称 | 总线宽度 | 存储器总线时钟 | 有效时钟 |
双通道RDRAM | PC1060 | 2×2 Bytes | 533MHz | 1066MHz |
SDRAM | PC133 | 8 Bytes | 133MHz | 133MHz |
DDR SDRAM | PC266 | 8 Bytes | 133MHz | 266MHz |
DDR SDRAM | PC200 | 8 Bytes | 100MHz | 200MHz |
这四种内存条中数据传输率最高的是
A:PC1060 B:PC133 C:PC266 D:PC200
设置表格所有文字中部居中;表格外框线设置为3磅红色单实线、内框线设置为1磅蓝色单实线。
认识AGP 8X
要想深入认识AGP 8X,先来说说AGP总线这个话题吧。
我们知道最初的显示设备是采用PCI总线接口的,工作频率为33MHz,数据模式为32bit,传输贷款为133MB/s。随着AGP 1.0规范的推出,AGP 1x和2x显示设备逐渐成为主流。
AGP 1X的工作频率达到了PCI总线的两倍——66 MHz,传输贷款理论上可达到266 MB/s。
AGP 2X工作频率同样为66 MHz,但是它使用了正负沿(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的工作方式,使一个工作周期先后被触发两次,从而达到了传输贷款加倍的目的。由于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为133MHz,这样AGP 2x的传输贷款就达到了532MB/s。
AGP 4x仍使用了这种信号触发方式,只是利用两个触发信号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分别引起两次触发,从而达到了在一个时钟周期中触发4次的目的,这样在理论上它就可以达到1064 MB/s的贷款了。
在AGP 8X规范中,这科t触发模式仍将使用,只是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将变成266 MHz,两个信号触发点也变成了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单信号触发次数为4次,这样它在一个时钟周期所能传输的数据就从AGP4 X的4倍变成了8倍,理论传输贷款将可达到2128MB/s。
各类AGP总线技术参数对比表 性能参数 | AGP1.0 | | AGP2.0 | AGP3.0 | PCI视频总线 | | AGP1X | AGP2X | (AGP4X) | (AGP8X) | | 总线速度 | 66MHz | 133MHz | 266MHz | 533MHz | 33MHz | 数据传输位宽 | 32bit | 32bit | 32bit | 32bit | 32bit | 传输货款 | 266MB/s | 533MB/s | 1064MB/s | 2128MB/s | 133MB/s | 工作电压 | 3.3V | 3.3V | 1.6V | 0.8V | × | 触发信号频率 | 66MHz | 66MHz | 133MHz | 266MHz | × | |
设置表格所有文字中部居中;表格外框线设置为3磅红色单实线、内框线设置为1磅蓝色单实线。
认识AGP 8X
要想深入认识AGP 8X,先来说说AGP总线这个话题吧。
我们知道最初的显示设备是采用PCI总线接口的,工作频率为33MHz,数据模式为32bit,传输贷款为133MB/s。随着AGP 1.0规范的推出,AGP 1x和2x显示设备逐渐成为主流。
AGP 1X的工作频率达到了PCI总线的两倍——66 MHz,传输贷款理论上可达到266 MB/s。
AGP 2X工作频率同样为66 MHz,但是它使用了正负沿(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的工作方式,使一个工作周期先后被触发两次,从而达到了传输贷款加倍的目的。由于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为133MHz,这样AGP 2x的传输贷款就达到了532MB/s。
AGP 4x仍使用了这种信号触发方式,只是利用两个触发信号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分别引起两次触发,从而达到了在一个时钟周期中触发4次的目的,这样在理论上它就可以达到1064 MB/s的贷款了。
在AGP 8X规范中,这科t触发模式仍将使用,只是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将变成266 MHz,两个信号触发点也变成了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单信号触发次数为4次,这样它在一个时钟周期所能传输的数据就从AGP4 X的4倍变成了8倍,理论传输贷款将可达到2128MB/s。
各类AGP总线技术参数对比表 性能参数 | AGP1.0 | | AGP2.0 | AGP3.0 | PCI视频总线 | | AGP1X | AGP2X | (AGP4X) | (AGP8X) | | 总线速度 | 66MHz | 133MHz | 266MHz | 533MHz | 33MHz | 数据传输位宽 | 32bit | 32bit | 32bit | 32bit | 32bit | 传输货款 | 266MB/s | 533MB/s | 1064MB/s | 2128MB/s | 133MB/s | 工作电压 | 3.3V | 3.3V | 1.6V | 0.8V | × | 触发信号频率 | 66MHz | 66MHz | 133MHz | 266MHz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