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适用的事件是( )。
A:打架斗殴事件 B:地震造成人员伤亡 C: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 D: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共安装6台机组(5用1备),设计流量为36m3/s,总装机功率2700kw,泵站采用射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某施工企业承担该项目施工,签约合同价为2900万元,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确定的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音、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为95%;
(2)新员工上岗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4)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按章变压器1台;
(2)泵室基坑深7.5m,坡比1:2土方采用明挖施工;
(3)泵室墩墙、电机层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
事件三:项目监理部编制了监理规划,其中涉及本单位安全责任的部分内容如下:
(1)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工程监理;
(2)工程施工前认真履行有关文件的审查义务;
(3)施工过程中履行代表项目法人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义务。
事件一中,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哪三级?指出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中的不妥之处,并纠正。
三级教育分别为“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 (1)扬尘、噪音、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为100%;
(2)新员工上岗三级安全教育率100%;
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共安装6台机组(5用1备),设计流量为36m3/s,总装机功率2700kw,泵站采用射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某施工企业承担该项目施工,签约合同价为2900万元,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确定的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音、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为95%;
(2)新员工上岗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4)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按章变压器1台;
(2)泵室基坑深7.5m,坡比1:2土方采用明挖施工;
(3)泵室墩墙、电机层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
事件三:项目监理部编制了监理规划,其中涉及本单位安全责任的部分内容如下:
(1)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工程监理;
(2)工程施工前认真履行有关文件的审查义务;
(3)施工过程中履行代表项目法人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义务。
指出事件2中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部位(或设备)?
变压器、土方开挖、脚手架工程、塔式起重机(参考P214)
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共安装6台机组(5用1备),设计流量为36m3/s,总装机功率2700kw,泵站采用射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某施工企业承担该项目施工,签约合同价为2900万元,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确定的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音、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为95%;
(2)新员工上岗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4)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按章变压器1台;
(2)泵室基坑深7.5m,坡比1:2土方采用明挖施工;
(3)泵室墩墙、电机层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
事件三:项目监理部编制了监理规划,其中涉及本单位安全责任的部分内容如下:
(1)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工程监理;
(2)工程施工前认真履行有关文件的审查义务;
(3)施工过程中履行代表项目法人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义务。
事件3中,监理单位代表项目法人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义务包括哪些方面?
1)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及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2)审查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3)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核查施工机械和设施的安全许可验收手续;
4)应巡视检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
5)发现工程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时,应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时,应签发工程暂停令,并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背景资料
某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建筑总高58m,玻璃幕墙外立面,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基坑挖土深度为8m,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8m,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体系。
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发现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清单内列有塔吊安装拆除,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外脚手架工程。监理工程师要求补充完善清单内容。
事件二:项目专职安全员在安全“三违”巡视检查时,发现人工拆除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施工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有违章作业现象,要求立即停止拆除作业。
事件三:施工员在楼层悬挑式钢质卸料平台安装技术交底中,要求使用卡环进行钢平台吊运与安装,并在卸料平台三个侧边设置1200mm高的固定式安全防护栏杆架子工对此提出异议。
事件四: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塔吊倒塌事故,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按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等派出的相关人员组成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施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组移交的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问题:
事件一中。按照《危险性较大的部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规定,本工程还应单独编制哪些专项施工方案?
专项方案有:1)基坑支护;2)降水工程;3)土方开挖工程;4)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5)建筑幕墙安装工程;6)吊篮脚手架工程;7)内支撑拆除;
背景资料
某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建筑总高58m,玻璃幕墙外立面,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基坑挖土深度为8m,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8m,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体系。
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发现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清单内列有塔吊安装拆除,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外脚手架工程。监理工程师要求补充完善清单内容。
事件二:项目专职安全员在安全“三违”巡视检查时,发现人工拆除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施工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有违章作业现象,要求立即停止拆除作业。
事件三:施工员在楼层悬挑式钢质卸料平台安装技术交底中,要求使用卡环进行钢平台吊运与安装,并在卸料平台三个侧边设置1200mm高的固定式安全防护栏杆架子工对此提出异议。
事件四: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塔吊倒塌事故,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按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等派出的相关人员组成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施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组移交的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问题:
事件二中,除违章作业外,针对操作行为检查的“三违”巡查还应包括哪些内容?混凝土内支撑还可以采用哪几类拆除方法?
1)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发生
2)拆除方法:机械拆除;爆破拆除;静力破碎;
背景资料
某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建筑总高58m,玻璃幕墙外立面,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基坑挖土深度为8m,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8m,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体系。
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发现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清单内列有塔吊安装拆除,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外脚手架工程。监理工程师要求补充完善清单内容。
事件二:项目专职安全员在安全“三违”巡视检查时,发现人工拆除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施工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有违章作业现象,要求立即停止拆除作业。
事件三:施工员在楼层悬挑式钢质卸料平台安装技术交底中,要求使用卡环进行钢平台吊运与安装,并在卸料平台三个侧边设置1200mm高的固定式安全防护栏杆架子工对此提出异议。
事件四: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塔吊倒塌事故,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按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等派出的相关人员组成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施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组移交的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问题:
写出事件三种技术交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楼层卸料平台上安全防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1)施工员在楼层悬挑式钢质卸料平台安装技术交底不妥,项目技术负责人交底
2)卸料平台不应用卡环,应用通过钢丝绳与预埋的吊环可靠拉结,自成受力系统,连墙件。
3)固定式防护栏杆不妥,应设置活动防护栏杆
背景资料
某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建筑总高58m,玻璃幕墙外立面,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基坑挖土深度为8m,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8m,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体系。
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发现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清单内列有塔吊安装拆除,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外脚手架工程。监理工程师要求补充完善清单内容。
事件二:项目专职安全员在安全“三违”巡视检查时,发现人工拆除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施工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有违章作业现象,要求立即停止拆除作业。
事件三:施工员在楼层悬挑式钢质卸料平台安装技术交底中,要求使用卡环进行钢平台吊运与安装,并在卸料平台三个侧边设置1200mm高的固定式安全防护栏杆架子工对此提出异议。
事件四: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塔吊倒塌事故,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按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等派出的相关人员组成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施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组移交的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问题:
事件四种,施工单位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事故调查组应还有哪些单位派员参加?
1)事故发生单位不应当按照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处理,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2)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安全事件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事件发现、事件确认、()、事件处理、处理总结等阶段.
A:事件预判 B:故障通知 C:事件定位 D:业务影响定位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为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的。
A: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B: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C: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D:防止生产安全事故 E:减少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