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用了IPV6协议的Windows系统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使用IPV6uninstall命令卸载IPV6协议 B:只能通过命令行方式进行IPV6地址的配置 C:使用ipconfig命令可以看到一个或者多个IPV6地址 D:使用IPV6协议栈时不能同时使用IPV4协议栈
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IPV6协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windows各个版本的操作系统中都需要管理员先手动安装IPV6协议后才能使用 B:可使用netshinterfaceIPV6命令进行相关配置 C:若要检测IPV6网络的连通性,需要使用ping6等特殊的命令行工具
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IPV6协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windows各个版本的操作系统中都需要管理员先手动安装IPV6协议后才能使用 B:可使用netshinterfaceIPV6命令进行相关配置 C:若要检测IPV6网络的连通性,需要使用ping6等特殊的命令行工具 D:如果管理员没有给网卡配置IPV6地址,则使用ipconfig命令,只能看到IPV4地址
对IPv6与IPv4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IPv6继承了IPv4的优点,摒弃了它的缺点,并有明显改进 B:IPv4网络只需简单地更换协议栈就可以升级为IPv6网络 C:IPv6t和IPv4不兼容 D:运行于IPv4上的TCP和UDP协议也必须升级才能在IPv6上运行
IPv6地址内嵌IPv4地址有两种,分别是()。
A:IPv4兼容的IPv6地址 B:IPv6兼容的IPv4地址 C:映射IPv6的IPv4地址 D:映射IPv4的IPv6地址
Internet协议第4版(IPv4)为整个Internet提供了基本的通信机制,但随着应用的发展,迫切需要对IPv4进行更新,新一代的IP协议已被正式命名为IPv6。在IPv6中,每个地址有 (1) 个八位组,为方便网络管理人员阅读、管理,采用 (2) 进制加冒号来表示。IPv6有三种基本地址类型,分别为单播(Unicast)地址、集群(Cluster)地址和组播(Multicast)地址。其中, (3) 是指目的站共享一个网络地址的计算机的集合。IP数据包选择一条最短路径到达该组,传递给该组最近的一个成员。
与IPv4相比,IPv6作了较大的修改,使用了更多的地址空间,修改了IPv4的数据报格式。在一系列的修改中, (4) 是为了满足IP协议能够适应低层网络硬件的改变和各种新应用的需求而进行的:同时IPv6用固定格式的报头取代IPv4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采用了扩展技术,这一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5) 。通过这些改进,IPv6更加适应新一代Internet的发展。
A:采用了灵活的报头格式 B:增加了大量IPv4不具备的增强选项 C:支持资源预分配 D:支持协议扩展
在IPv4向IPv6的过渡期间,如果要使得两个IPv6节点可以通过现有的IPv4网络进行通信,则该使用(58);如果要使得纯IPv6节点可以与纯IPv4节点进行通信,则需要使用(59)。
A:堆栈技术 B:双协议栈技术 C:隧道技术 D:翻译技术
在IPv4向IPv6过渡期间,如果要使得两个IPv6结点可以通过现有的IPv4网络进行通信,则应该使用(1);如果要使得纯IPv6结点可以与纯IPv4结点进行通信,则需要使用(2)。空白(2)处应选择()
A:堆栈技术 B:双协议栈技术 C:隧道技术 D:翻译技术
Internet协议第4版(IPv4)为整个Internet提供了基本的通信机制,但随着应用的发展,迫切需要对IPv4进行更新,新一代的IP协议已被正式命名为IPv6。在IPv6中,每个地址有16个八位组,为方便网络管理人员阅读、管理,采用()进制加冒号进行表示。IPv6有三种基本地址类型,分别为单播地址(Unicast)地址,集群(Cluster)地址和组播(Multicast)地址,其中()是指目的站在共享一个网络地址的计算机的集合,IP数据包选择一条最短路径到达该组,传递给该组最近的一个成员。IPv6与IPv4相比,作了较大的修改,使用了更多的地址空间,修改了IPV4的数据报格式。在一系列的修改中,()是为了满足IP协议能够适应低层网络硬件的改变和各种新应用的需求;同时IPV6用固定格式的报头取代IPV4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采用了扩展标技术,这一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这些改进,使得IPV6更加适应新一代Internet的发展。
在一系列的修改中,()是为了满足IP协议能够适应低层网络硬件的改变和各种新应用的需求
A:采用了灵活的报头格式 B:增加了大量IPV4不具备的增强选 C:支持资源预分配 D:支持协议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