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管理信息系统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大多数的进步源于计算机能力的提高。这种趋势正朝着体积小、速度快、技术廉价的方向发展。
以下不属于分布式终端用户计算机阶段特征的是
A:管理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将电子信息在几秒钟内传送出去 B:计算机代替人力从事大量数据的处理,将数据全部存储起来然后一次性统一处理 C:管理者通过电视会议,使彼此相隔几千公里的人可以在一起召开会议 D:管理者可以灵活的选择使用个人计算机软件包(电子表格、文字处理、数据库管理、绘图和通讯等) E:远程终端不仅可以提供信息,还使管理者可以不通过数据系统部门而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管理信息系统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大多数的进步源于计算机能力的提高。这种趋势正朝着体积小、速度快、技术廉价的方向发展。
以下哪项属于分布式终端用户计算机阶段的特征
A:管理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将电子信息在几秒钟内传送出去 B:计算机代替人力从事大量数据的处理,将数据全部存储起来然后一次性统一处理 C:管理者通过电视会议,使彼此相隔几千公里的人可以在一起召开会议 D:管理者可以灵活的选择使用个人计算机软件包(电子表格、文字处理、数据库管理、绘图和通讯等) E:远程终端不仅可以提供信息,还使管理者可以不通过数据系统部门而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计算机可靠性RAS是()。
A: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用性的综合 B:可靠性,可维护性,机密性的综合 C: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用性的综合 D:可靠性,特殊性,可用性的综合
产品可靠性试验有( )。
A: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B:风洞仿真试验 C:加速寿命试验 D:可靠性验收试验 E:计算机仿真试验
根据《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 14394—2008》,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计划阶段,为强调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需要完成的活动是______。
A:编制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 B: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C: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概要设计 D: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
根据GB/T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测试阶段,为强调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需要完成的活动是()
A:建立适当的软件可靠性测试环境 B:分析和确定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具体设计目标 C:编写测试阶段的说明书,明确测试阶段的具体要求 D: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分解目标、要求及经费
根据《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计划阶段,为强调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需要完成的活动是()
A:编制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 B: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C: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概要设计 D: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
根据《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14394-2008》,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计划阶段,为强调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需要完成的活动是(14)。
A:编制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 B: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C: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概要设计 D: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
在GB/T14394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标准中,()不是详细设计评审的内容。
A:各单元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B: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设计 C:测试文件、软件开发工具 D:测试原理、要求、文件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