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2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底层双肢墙如图10-18所示。该建筑物建于8度抗震设防区,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总高40.8m,底层层高4.5m,其他各层层高均为3.3m,门洞尺寸为1520mmx2400mm,采用C30混凝土,墙肢1正向地震作用的组合值为:M=200kN·m,V=350kN,N=2200kN(压力)。受力纵向钢筋,竖向及水平向分布筋均采用HRB335(
),箍筋采用HPB300(φ)。各墙肢轴压比均大于0.4。 
假定墙肢1,2之间的连梁截面尺寸为200mmx600mm,剪力设计值V
=300kN,连梁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
=270N/mm
),a
=40mm,试问,为满足连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的下述几种意见,其中哪种正确?
A:加大连梁截面高度,才能满足抗剪要求 B:配双肢箍φ10@100,满足抗剪要求 C:配双肢箍φ12@100,满足抗剪要求 D:对连梁进行两次塑性调幅;内力计算前对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6;内力计算后对剪力再一次折减,再乘以调幅系数0.6,调幅后满足抗剪要求
通过控制层面选择梯度场和射频脉冲来完成MR图像层面和层厚的选择。在完成了层面选择后还必须进行层面内的空间定位编码。层面内的空间定位编码包括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频率编码让来自不同位置的MR信号包含有不同的频率,采集到混杂有不同频率的MR信号后,通过傅里叶变换才能解码出不同频率的MR信号,而不同的频率代表不同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施加了频率编码梯度场后,经傅里叶转换的MR信号仅完成了前后方向的空间信息编码,必须对左右方向的空间信息进行相位编码,才能完成层面内的二维定位。
频率编码是通过施加梯度场,使不同位置磁矢量的()不同而进行编码定位
A:频率 B:相位 C:权重 D:大小 E:层厚
在eNodeB的物理层与MAC子层间的SAP是哪个()
A:逻辑信道 B:传输信道 C:物理信道 D:无线承载
在eNoDeB的MAC子层与物理层的SAP是哪个()
A:逻辑信道, B:传输信道, C:物理信道, D:无线承载.
关于物理层控制信息的编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3种物理层信令中,只有TFCI需要编码 B:UpPCH和DwPCH承载的信息不需要进行编码 C:TFCI的编码方案有3种:较长TFCI(6~10bit)、较短(3~5bit)、极短(1~2bit) D:PICH采用重复编码的方案
物理子层的功能有()
A:比特定时 B:信元速率解耦 C:物理媒介 D:传输
IEEE 802.3z标准在LLC子层使用IEEE 802.2标准,它的物理层在实现1000Mb/s速率时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和信号编码方式变化不会影响______。
A:LLC子层 B:适配层 C:数据链路层 D:MAC子层
光纤分布数据接 FDDI标准中数据编码采用的是( )。
A:4B/5B编码 B:曼彻斯特编码 C:双极归零编码 D: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关于FDDI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单令牌方式 B:物理子层采用双极归零编码 C:为提高系统可靠性,采用双环结构 D:一种高性能的光纤令牌环网,它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