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1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个月余。查体:肝脏肋下2.5 cm,脾脏肋下5 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检测:Hb 96 g/L,WBC 66.5x10/L, PLT 320x10/L,中性中幼粒细胞0.11,中性晚幼粒0.16,中性杆状核0.24,中性分叶核0.31,EOS 0.05,嗜碱粒细胞 0.05,淋巴细胞0.08。

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三系下降,WBC 0.5x10/L,PLT 3x10/L, Hb 4 g/L,除常规输血外,可进行治疗的细胞因子是

A:IL-4 B:IL-11 C:GM-CSF D:肿瘤坏死因子 E:α-干扰素 F:EPO

患者女,35岁。乏力,腹胀,消瘦半年。查体:贫血貌,肝于右肋下1cm,脾于左肋下5cm;Hb90g/L,WBC152x10/L,分类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BPC400x10/L,NAP积分降低。

患者一直遵医嘱服用伊马替尼治疗2年。近1周来持续高热,脾大平脐。血常规:Hb50g/L,WBC20x10/L,BPC24x10/L。为了确诊,首选的检查是

A:染色体分析 B:X线柱查 C:细菌培养 D:骨髓穿刺 E:NAP积分

病人男性,19岁,高热2周抗炎治疗效果不佳。体检血压105/70mmHg,查体示胸骨压痛明显,皮肤多出片状瘀斑,肝脾未触及。白细胞3.5x10/L,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11x10/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0%。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病人化疗后白细胞为0.5x10/L,此时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B:将病人置于层流单人病房 C:少饮水,预防尿酸性肾病 D:病人家属应多陪伴病人 E:立即给予心电监护

病人女性,22岁,月经增多8个月,1周来牙龈出血,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红蛋白73g/L,白细胞4.2x10/L,血小板42x10/L。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人病情出现改变,血小板下降到19x10/L,则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减少病人的活动 B:正常饮食即可 C:及时静脉补液 D:便秘者给予开塞露 E:给予高浓度吸氧

患者,男性,43岁,无业。6年前有静脉注射__史。乏力,低热约3个月,偶有干咳,体重下降。查体:T:37.9℃,下颌下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约1.2cmx1.6cm,质软,无压痛,无粘连。左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血淋巴细胞总数1.2x10/L,CD4T细胞0.3x10/L,HIV抗体阳性

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淋巴细胞总数2.6x10/L,CD4T淋巴细胞0.6x10/L,此时患者应诊断为AIDS的类级是

A:A类1级 B:A类2级 C:B类1级 D:B类2级 E:C类1级

患者男性,48岁。因乏力,面色苍白4个月,加重伴皮肤出血点3天入院,既往体健。查体除见面色苍白和皮肤出血点外,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3天前外院化验血Hb 65g/L,WBC 3.0x10/L,Plt 22x10/L。

目前应选择的治疗方案是(提示:血Hb 52g/L,WBC 2.8x10/L,Plt 16x10/L。)

A:继续口服司坦唑醇 B:口服泼尼松 C:红细胞输注 D:白细胞输注 E:血小板输注 F:联合化疗 G:有条件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H:放射治疗

女性,2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9x10/L,血小板18x10/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

治疗8个月后,血小板上升为31x10/L,仍有出血症状,Cr标记血小板扫描脾区的放射指数比值较高。进一步治疗可选用

A:脾切除 B:免疫抑制剂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大量甲泼尼龙 E:去氨加压素

女性,43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查血小板11x10/L。

经足量的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后,查血小板20x10/L,进一步治疗应选择

A:继续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B:免疫抑制剂 C:脾切除 D:输血小板 E:抗纤溶药物

女性,42岁。主诉乏力7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查体: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4cm。RBC 3.0x10/L,HGB 100g/L,WBC 120x10/L,PLT 300x10/L。分类:原粒0.03,早幼粒0.03,中幼粒0.1,晚幼粒0.4,杆粒0.34,嗜碱性粒细胞0.0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3年后患者出现发热,贫血加重,脾大,脾肋下6cm。HGB 80/L,WBC 202x10/L,PLT 1100x10/L。骨髓检查:原粒0.12,早幼粒0.3,嗜碱性粒细胞0.25。应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单变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存

患儿女,8岁。低热,干咳6天。查体:皮肤可见散在红色丘疹,两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肝脾稍肿大。WBC 6.7x10/L,N 45%,L 55%。

其胸部X线最可能的改变是

A:双肺可见较多的大小一致的小结节状影 B:X线早于肺部体征出现,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的病灶 C:肺部X线表现较重,可多种多样 D:X线肺浸润或多发性肺脓肿 E:双肺纹理增多紊乱,肺气肿多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