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开发人员应该能在一个交互的、( )工作平台上建模。
A:综合的 B:独立的 C:网络的 D:实时的
信息系统开发的经验表明,系统出现的错误最多来源于( )。
A:需求定义 B:系统设计 C:程序编码 D:系统运行
系统/软件开发的原型化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法,下述基本环节中( )是原型形成后才应实施的内容。
A:识别基本需求 B:开发工作模型 C:修正和改进模型 D:进行细部说明
原型化方法有诸多的优点,( )简化了项目管理。
Ⅰ.提供了验证用户需求的环境 Ⅱ.接受需求的不确定性
Ⅲ.改变用户和开发者通信的困难 Ⅳ.文档的自动生成
A:Ⅰ,Ⅱ,Ⅲ和Ⅴ B:Ⅰ,Ⅲ和Ⅴ C:Ⅱ,Ⅲ和Ⅴ D:Ⅳ和Ⅴ
所谓原型化的准则,是原型开发的一套思想方法,这些方法能应用于大多数的原型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准则包括( )。
Ⅰ.大多数的应用系统可以从一个小的系统结构集合重构出来
Ⅱ.大多数系统使用一个共同的功能集合
Ⅲ.大多数的输入编辑能从一个小的编辑模型集中构造出来
Ⅳ.应用系统的报表生成方式来源于四步报表生成模型
Ⅴ.正确的设计思想或模型对原型将产生积极作用
A:Ⅰ~Ⅳ B:Ⅲ,Ⅳ,Ⅴ C:Ⅰ,Ⅲ,Ⅳ,Ⅴ D:全部
原型生命周期意味着对自身的若干约束,这些约束主要表现在( )。
Ⅰ.建立一个完整的模型 Ⅱ.原型人员要建立初始模型
Ⅲ.原型化要从定义阶段开始 Ⅳ.实际系统将用自家的资源建立
A:Ⅰ,Ⅱ,Ⅳ B:Ⅱ,Ⅲ,Ⅳ C:Ⅱ,Ⅲ D:全部
原型化方法的基本假设之一是( )。
A:项目参加者之间的通信和联络是畅通的 B:在计算机应用上已成功的经验 C: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可以预先定义的 D:用户信息需求的反复和变化是可以避免的
预定义技术的主要通信工具是定义报告。报告形式有多种,下列各项可以表明外部实体、过程和文件之间的数据流动的是( )。
A:叙述文件 B:流程图 C:逻辑判定表 D:数据字典
原型化方法是信息系统开发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 )是实施原型化方法时必须具备的条件。
Ⅰ.需要有经验的原型化人员
Ⅱ.有快速的开发工具
Ⅲ.有原型系统的积累
A:Ⅰ B:Ⅱ C:Ⅰ和Ⅱ D:Ⅰ,Ⅱ和Ⅲ
原型生命周期本身就意味着对自身产生了一些约束,而混合原型策略可以对原型法进行完善,可以不考虑一些约束条件。下述方法中可以对原型化的约束进行改进的是( )。
Ⅰ.原型化必须从定义阶段开始
Ⅱ.使用购买到的应用系统作为初始模型
Ⅲ.子系统原型化
Ⅳ.仅对屏幕的原型化
A:Ⅰ,Ⅱ B:Ⅱ,Ⅲ C:Ⅱ,Ⅲ,Ⅳ D: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