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是指()

A:有质的事物和无质的事物存在着根本区别 B:任何事物都有质,任何质都属于一定事物 C:任何事物都是永远存在的,质也是永远不变的 D:事物的质是客观的,属性是主观的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外部条件对于事物的意义是

A:事物得以量变的根源 B:事物得以质变的根源 C: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D:决定事物发展基本趋向的要素

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A: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B: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C: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D: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

质和事物的关系是

A: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B:质是事物的外在规定性 C:质和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D:事物所具有的质是多方面的

要证明一个事物的可能,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指出它的确存在,即过去曾经存在,或者现在正在存在;另一条途径是从逻辑上证明它的存在,即使它现在并不存在,过去不曾存在,但按理它应该存在,或者在将来的某一天总会存在。 这段文字表明:

A:要从两条途径证明一个事物的可能。 B:一个事物的可能与否不确定。 C:证明可能即证明存在。 D:存在分为确实存在和逻辑存在。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13—115题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__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A:研究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从中引出科学规律 B: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 C: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 D:从实际出发,掌握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