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个实验:给学生一份问卷,问卷中有几个关于道德问题的判断,要求学生对这些判断表示赞成或反对。问题很简单,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公认的准则做出回答。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把这些关于道德的判断列入一张更长的项目单之中,而在学生回答之前给予暗示,说明其他人都赞成错误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极少数人接受暗示、屈从压力而改变其原来的主意,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改变主意。

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团体压力并不是人们改变主意的关键因素 B:一个人接受多数人的意见,必然是屈服于压力,怕被孤立 C:人们改变意见是为了与团体保持一致 D:当团体的意见出现原则性错误时,大多数人会从众

就错误的类型而言,()是程序内部错误,是一种编程错误。

A:应用错误 B:程序错误 C:功能错误 D:性能错误

程序段:int i=65536;prinff("%d/n",i);,则输出结果是______。

A:65536 C:有语法错误,无输出结果 D:-1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
main( )
int i;
for(i=1;i+1;i++)
if(i>4)printf("%d",i++);break;

printf("%d",i++);

A:55 B:56 C:程序错误,没有输出 D:循环条件永远为真,死循环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_。
main( )
int i;
for(i=1; i+1; i++)
if(i>4)printf("%d",i++);break;

printf("%d",i++);

A:55 B:56 C:程序错误,没有输出 D:循环条件永远为真,死循环

程序段:int i=65536;prinff("%d/n",i);,则输出结果是______。

A:65536 C:有语法错误,无输出结果 D:-1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_。 main( ) { int i; for(i=1;i+1;i++) { if(i>4){printf("%d",i++);break;} } printf("%d",i++); }

A:55 B:56 C:程序错误,没有输出 D:循环条件永远为真,死循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