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排涝泵站设计流量为(16m3/s),共安装4台机组,单机配套功率400kw。泵站采用正向进水方式布置于红河堤后,区域涝水由泵站抽排后通过压力水箱和空堤涵洞排入红河,涵洞出口设防洪闸挡洪。红河流域汛期为每年的6—9月份,堤防级别为1级。本工程施工为19个月,2011年11月—2013年5月,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第一个非汛期施工的主要工程内容有:?堤身土方开挖、回填;?泵室地基处理;?泵室混凝土浇筑;④涵洞地基处理;⑤涵洞混凝土浇筑;⑥泵房上部施工;⑦防洪闸施工;⑧进水闸施工。   事件2:穿堤涵洞第五节涵洞施工过程中,止水片(带)施工工序质量验收评定如表4所示:   止水片(带)施工工序质量验收评定表   事件3:2013年3月6日,该泵站建筑工程通过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项目法人计划于2013年3月26日前完成与运行管理单位的工程移交手续。   事件4:档案验收前,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竣工图,其中总平面布置图(图A),图面变更了45%;涵洞出口段挡土墙(图B)由原重力式变更为扶壁式;堤防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图C)碎石垫层厚度由设计的10cm变更为15cm 。   事件5:2013年4月,泵站全部工程完成。2013年5月底,该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对该泵站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从安全度讯角度考虑,指出事件1中第一个非讯期最重要的四项工程。

第一个汛期安全度汛主要考虑堤防的安全性,所以非汛期必须完成:④涵身地基处理,⑤涵身混凝土浇筑,⑦防洪闸施工,①堤身土方开挖、回填

某新建排涝泵站设计流量为(16m3/s),共安装4台机组,单机配套功率400kw。泵站采用正向进水方式布置于红河堤后,区域涝水由泵站抽排后通过压力水箱和空堤涵洞排入红河,涵洞出口设防洪闸挡洪。红河流域汛期为每年的6—9月份,堤防级别为1级。本工程施工为19个月,2011年11月—2013年5月,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第一个非汛期施工的主要工程内容有:?堤身土方开挖、回填;?泵室地基处理;?泵室混凝土浇筑;④涵洞地基处理;⑤涵洞混凝土浇筑;⑥泵房上部施工;⑦防洪闸施工;⑧进水闸施工。   事件2:穿堤涵洞第五节涵洞施工过程中,止水片(带)施工工序质量验收评定如表4所示:   止水片(带)施工工序质量验收评定表   事件3:2013年3月6日,该泵站建筑工程通过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项目法人计划于2013年3月26日前完成与运行管理单位的工程移交手续。   事件4:档案验收前,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竣工图,其中总平面布置图(图A),图面变更了45%;涵洞出口段挡土墙(图B)由原重力式变更为扶壁式;堤防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图C)碎石垫层厚度由设计的10cm变更为15cm 。   事件5:2013年4月,泵站全部工程完成。2013年5月底,该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对该泵站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指出并改正事件3中项目法人的计划完成内容的不妥之处。

2013年3月26日前完成与运行管理单位的工程移交手续不妥,工程移交应在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后进行移交,在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印发后60个工作日内必须完成移交。

某新建排涝泵站设计流量为(16m3/s),共安装4台机组,单机配套功率400kw。泵站采用正向进水方式布置于红河堤后,区域涝水由泵站抽排后通过压力水箱和空堤涵洞排入红河,涵洞出口设防洪闸挡洪。红河流域汛期为每年的6—9月份,堤防级别为1级。本工程施工为19个月,2011年11月—2013年5月,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第一个非汛期施工的主要工程内容有:?堤身土方开挖、回填;?泵室地基处理;?泵室混凝土浇筑;④涵洞地基处理;⑤涵洞混凝土浇筑;⑥泵房上部施工;⑦防洪闸施工;⑧进水闸施工。   事件2:穿堤涵洞第五节涵洞施工过程中,止水片(带)施工工序质量验收评定如表4所示:   止水片(带)施工工序质量验收评定表   事件3:2013年3月6日,该泵站建筑工程通过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项目法人计划于2013年3月26日前完成与运行管理单位的工程移交手续。   事件4:档案验收前,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竣工图,其中总平面布置图(图A),图面变更了45%;涵洞出口段挡土墙(图B)由原重力式变更为扶壁式;堤防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图C)碎石垫层厚度由设计的10cm变更为15cm 。   事件5:2013年4月,泵站全部工程完成。2013年5月底,该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对该泵站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指出事件5中的不妥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3年5月底该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对该泵站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不妥;因为泵站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并经过一个排水或抽水期后1年内进行。

某公司总承包一中型工厂机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该项目划分为四个单位工程,除土建及设备安装中的主体工程自己施工外,其余工程分别分包给五个分包单位,并与之签定了包括劳务工管理在内的分包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A公司承包了全厂工艺管道的现场焊接及组对任务。由于管道壁厚、量大,质量要求严格,总分包单位联合制定了焊接工艺指导书,并要求焊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焊中,质检人员检查了焊接工艺指导书中电流、电压、线能量的执行情况。 事件2:由于总包单位在分包合同中没有关于拖欠劳务工工资的控制措施,尽管总包单位每月按工程进度,将工程款及时支付给各分包单位,但仍有分包单位拖欠劳务工工资,个别严重的拖欠达到数月,劳务工欲罢工。 事件3:B公司分包了全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主体工程除外)。施工中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部分设备延期交付一个月,造成人员设备闲置,工期拖后,又由于一电气室土建施工失误,电气盘柜无法就位,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确定补救方案并委托设计单位出了设计变更单,交由B公司处理,增加了5万元费用(人工、材 料、机械)。工程后期,建设单位要求按期投产,把延误的工期抢回来,B公司增加人力和机具,终于按合同规定工期完成。 总分包单位及时进行工程文件和工程档案的组卷,并交付建设单位。

事件1中,质检人员还应检查焊接工艺指导书中的哪些内容?

焊接工艺的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层数,电源种类及极性等。参见教材P30.

临南段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河道总长约5km,涉及河道底宽150m,边坡1:4,底高程7.90~8.07m。该河道疏浚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包含7个分部工程(河道疏浚水下方为5个分部工程,排泥场围堰和退水口各1个分部工程)。其中排泥场围堰按3级提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该工程于2012年10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底完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项目法人向主管部门提交本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事件2:排泥场围堰某部位围堰存在坑塘,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削坡后,再分层填筑施工,如图4所示。   事件3:河道疏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某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如表4所示。   事件4:排泥场围堰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其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了备案。   事件5:本工程建设项目于2013年12月底按期完工。2015年5月,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按规定提交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该报告确定本工程项目质量等级为优良。图4 围堰横断面分层填筑示意图   表4 河道疏浚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根据《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2014年第46号),指出事件1中不妥之处;说明主题工程开工的报告程序和时间要求。

向主管部门提交开工申请报告不妥。主体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将开工申请报告及有关材料报送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经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后,由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开工审批单位审批。   水利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主体工程方可开工建设。项目法人或者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开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开工情况的书面报告报项目主管单位和上一级主管单位备案。

临南段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河道总长约5km,涉及河道底宽150m,边坡1:4,底高程7.90~8.07m。该河道疏浚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包含7个分部工程(河道疏浚水下方为5个分部工程,排泥场围堰和退水口各1个分部工程)。其中排泥场围堰按3级提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该工程于2012年10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底完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项目法人向主管部门提交本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事件2:排泥场围堰某部位围堰存在坑塘,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削坡后,再分层填筑施工,如图4所示。   事件3:河道疏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某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如表4所示。   事件4:排泥场围堰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其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了备案。   事件5:本工程建设项目于2013年12月底按期完工。2015年5月,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按规定提交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该报告确定本工程项目质量等级为优良。图4 围堰横断面分层填筑示意图   表4 河道疏浚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指出并改正事件2中图4中坑塘部位在清基、削坡、分层填筑方面的不妥之处。

清基削坡坡度不正确,填筑顺序不正确。   堤防工程填筑作业符合要求:   (1)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特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   (2)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配备人员或平土机具参与整平作业,严禁出现界沟。

临南段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河道总长约5km,涉及河道底宽150m,边坡1:4,底高程7.90~8.07m。该河道疏浚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包含7个分部工程(河道疏浚水下方为5个分部工程,排泥场围堰和退水口各1个分部工程)。其中排泥场围堰按3级提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该工程于2012年10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底完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项目法人向主管部门提交本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事件2:排泥场围堰某部位围堰存在坑塘,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削坡后,再分层填筑施工,如图4所示。   事件3:河道疏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某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如表4所示。   事件4:排泥场围堰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其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了备案。   事件5:本工程建设项目于2013年12月底按期完工。2015年5月,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按规定提交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该报告确定本工程项目质量等级为优良。图4 围堰横断面分层填筑示意图   表4 河道疏浚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单元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2012),指出事件3表4中A、B、C、D所代表的名称或数据。

A为主控项目,B为一般项目,C为92%,D为合格。

临南段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河道总长约5km,涉及河道底宽150m,边坡1:4,底高程7.90~8.07m。该河道疏浚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包含7个分部工程(河道疏浚水下方为5个分部工程,排泥场围堰和退水口各1个分部工程)。其中排泥场围堰按3级提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该工程于2012年10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底完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项目法人向主管部门提交本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事件2:排泥场围堰某部位围堰存在坑塘,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削坡后,再分层填筑施工,如图4所示。   事件3:河道疏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某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如表4所示。   事件4:排泥场围堰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其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了备案。   事件5:本工程建设项目于2013年12月底按期完工。2015年5月,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按规定提交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该报告确定本工程项目质量等级为优良。图4 围堰横断面分层填筑示意图   表4 河道疏浚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指出事件4中的不妥之处。

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结构进行备案不妥。分部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自监理单位复核,项目法人认定。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临南段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河道总长约5km,涉及河道底宽150m,边坡1:4,底高程7.90~8.07m。该河道疏浚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包含7个分部工程(河道疏浚水下方为5个分部工程,排泥场围堰和退水口各1个分部工程)。其中排泥场围堰按3级提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该工程于2012年10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底完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项目法人向主管部门提交本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事件2:排泥场围堰某部位围堰存在坑塘,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削坡后,再分层填筑施工,如图4所示。   事件3:河道疏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某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如表4所示。   事件4:排泥场围堰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其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了备案。   事件5:本工程建设项目于2013年12月底按期完工。2015年5月,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按规定提交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该报告确定本工程项目质量等级为优良。图4 围堰横断面分层填筑示意图   表4 河道疏浚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22-208),事件5中竣工验收时间是否符合规定?说明理由。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住处并改正事件5中质量监督机构工作的不妥之处。

验收时间不符合规定。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SL223-2008,竣工验收应在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并满足一定运行条件后1年内进行。即应该在2014年12月底以前验收。   质量监督机构提交的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确定本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不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竣工验收前提交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报告,向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提出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合格的结论。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十层,总建筑面积27000m3,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双方约定工期为20个月,建设单位供应部分主要材料。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向项目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如图所示),该计划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审查和确认。 施工总精度计划网络图(时间单位:月)   事件二:工作B(特种混凝土工程)进行1个月后,因建设单位原因修改设计导致停工2个月。设计变更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及时想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费用索赔申请(如表所示),索赔内容和数量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符合实际情况。   费用索赔申请一览表 事件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供应的主材未能按时交付给施工总承包单位,致使工作K的实际进度在第11月底时拖后三个月:部分施工机械由于施工总承包单位原因未能按时进场,致使工作H的实际进度在第11月底时拖后一个月;在工作F进行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导致发生质量问题,被监理工程师责令整改,致使工作F的实际进度在第11月底时拖后一个月。施工总承包单位就工作K、H、F工期拖后分别提出了工期索赔。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材料清单采购了一批装修材料,经计算分析,各种材料价款占该批材料价款及累计百分比如下图所示。   各种装饰装修材料占该批材料价款的累计百分比一览表 问题 :

2. 事件二中,费用索赔申请一览表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事件二中,索赔申请表中有下列不妥: (1)机械设备闲置费补偿计算不妥。理由是:根据相关规定,机械设备闲置不应按台班费计算,而应该折旧费计算。 (2)人工窝工补偿计算不妥。理由:根据相关规定,人工窝工应按工效降低计算,不应按原人工费单价计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