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2岁,全口牙齿咀嚼无力,刷牙时牙龈出血。无系统性疾病,有吸烟史。口腔检查显示牙龈红肿,探诊出血,全口多数牙的牙周袋深度≥4mm,松动I1~I2度,牙石(+++),X线片显示全口牙槽骨普遍水平吸收达根长的1/3~1/2。
完成全口的龈下刮治治疗后,再次复查时间应在
A:治疗后1周 B:治疗后4~6周 C:治疗后8周 D:治疗后2~4周 E:以上均不正确
患者,男性,52岁,全口牙齿咀嚼无力,刷牙时牙龈出血。无系统性疾病,有吸烟史。口腔检查显示牙龈红肿,探诊出血,全口多数牙的牙周袋深度≥4mm,松动I1~I2度,牙石(+++),X线片显示全口牙槽骨普遍水平吸收达根长的1/3~1/2。
牙周病维护治疗阶段,不正确的是
A:维护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 B:一般3~6个月复查1次 C:复查间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D:维护治疗只针对口腔卫生差的患者 E:复查时应拍X线片
初产妇,26岁,孕38周,宫口开全1小时,胎方位LOT,S+2.5,听胎心音110次/分,羊水呈黄绿色
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1min评分为3分,进行复苏,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面罩加压吸氧 B:用干毛巾擦干身体 C:气管插管,吸尽口鼻粘液及羊水 D:立即置新生儿于保温复苏台抢救 E:拍足底刺激新生儿啼哭
患者男,54岁,因甲状腺肿物1周前在当地医院行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甲状腺髓样癌。
完善各项检查后,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颈侧方淋巴结改良型清扫术,术后第1天血清降钙素水平为9.87pmol/L,第3天降至4.73pmol/L。下一步治疗正确的是
A:病变切除完整,无需特殊治疗 B:病变切除完整,终身口服甲状腺素片,定期复查 C:行放射性碘治疗 D:无须特殊治疗,但应定期复查甲状腺B超及CT E:病变切除完整,术后需要化疗
冯女士,第1胎,妊娠40周,初产妇。临产6h,宫口开大3Cm;临产11h,宫口开全,先露头,先露"SO",胎心正常。
宫口开全已2h,产妇仍在屏气用力,此时,产程属于
A:正常 B:潜伏期延长 C:活跃期延长 D:活跃期停滞 E:第二产程延长
患儿女,6个月,因生后至今不能抬头,来院。系G
P
,双胎之小,34孕周,产重2kg,出生时否认窒息抢救史,新生儿期无高胆红素血症史。双胎之大生后2个月因肺炎夭折。体检:头围40cm,神清,目光呆滞,不能追视,对玩具无反应,前囟1cmx1cm,平软,张力不高,胸腹部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的色素脱失斑,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下,膝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俯卧不能抬头,坐姿呈全前倾坐。
下一步治疗应做何调整及注意事项
(提示:患儿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1周后,发作减少出院,出院后家长曾自行将药物加量,未来院复诊。3个月后患儿仍有发作,并因肺炎再次入院,入院后查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120μg/ml,肝功能:AST 500U/L,ALT 800U/L,肾功能正常。)
A:停用丙戊酸钠,换用托吡酯 B:继用丙戊酸钠,加用托吡酯 C:加用保肝药物 D:无需加用保肝药物 E:继用泼尼松,疗程1年 F:动态随访肝肾功变化
某男性患者,46岁,患肝硬化6年。4天来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全腹痛,腹部明显膨隆,尿量550m1/d
住院期间,查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为
A:脾功能亢进,血细胞破坏增加 B:胃肠道淤血致营养吸收障碍 C: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 D:细菌感染,毒素作用 E:消化道出血及皮肤黏膜出血
某女性患者,41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
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患者应该作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理由有
A:多数患者的病理表现是多发性病灶 B:肿瘤直径>1cm的患者,对侧有肿瘤的可能性为40% C:切除了甲状腺组织,有利于肿瘤组织摄取
I,从而有利于肿瘤组织转移灶的核素显像 D:去除了剩余组织分泌Tg的可能性,测定Tg可帮助发现肿瘤的转移 E:以上都对
某男性患者,46岁,右上后牙突发疼痛,含冰水可缓解疼痛。口腔检查显示全口多数牙牙石(++),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牙周袋袋深4~6mm,下前牙Ⅰ度松动,
牙体无龋蚀,远中牙龈退缩,牙周袋袋深7mm,有探痛,牙体有轻叩痛和无松动,热诊敏感。右
远中邻面浅龋,无探痛,无叩痛,Ⅰ度松动,冷热诊不敏感。
若X线片示全口牙槽骨普遍水平型吸收根长1/3左右,
远中根牙槽骨吸收近根尖,近中根和腭根吸收根长1/3。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有
A: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包括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 B:
根管治疗 C:
根管治疗 D:
充填治疗 E:
拔除 F:
截根术 G:口腔卫生宣教 H:严格设计并执行维护期治疗 I:抗菌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