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建设节能建筑的基本技术依据,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基本要求,其中强制性条文规定了主要节能措施,热工性能指标和( ),考虑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要求。
A:建材消耗指标 B:保温隔热指标 C:能耗指标限值 D:节能指标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规定,必须对黏接材料的黏接性能进行复试的围护结构分项工程是( )。
A:屋面节能工程 B:地面节能工程 C:门窗节能工程 D:墙体节能工程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规定,屋面节能工程保温材料性能指标有( )。
A:导热系数 B:密度 C:抗拉强度 D:燃烧性能 E:厚度
背景资料
某高层钢结构工程,建筑面积28000m2,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外围护结构为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外罐保温材料为新型保温材料;屋面为现烧钢筋混凝土板,防水等级为1级。采用卷材防水。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钢结构安装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钢构件现场堆放存在问题。现场堆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够完善。劳动力进场情况不符合要求,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事件二:施工中,施工单位对幕墙与各楼层楼板间的缝隙防火隔离处理进行了检查,对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平面变形性能等有关安全和功能检测项目进行了见证取样或抽样检查。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屋面卷材防水进行了检查,法线屋面女儿墙墙根处等部位的防水做法存在问题(节点施工做法图示如下,责令施工单位整改
事件四:工程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工程部分验收。
4:事件四中,新型保温材料使用前还应有哪些程序性工程?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组织有什么不妥?
1)新材料的程序性工作(超教材):
(1)施工单位提出经有资格的第三方鉴定新材料的试验报告;
(2)制定使用新材料的专项方案;
(3)提请监理单位总监审批;
(4)监理单位报建设单位;
(5)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
2)
(1)不妥之处1:施工项目负责人主持;正确做法:总监组织验收
(2)不妥之处2:验收缺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正确做法: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参加验收
(3)不妥之处3:验收缺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正确做法: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验收。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规定,屋面节能工程保温材料性能指标有( )。
A:导热系数 B:密度 C:抗拉强度 D:燃烧性能 E:厚度
下列属于屋面节能工程施工使用的保温材料的性能指标有()
A:导热系数 B:压缩强度 C:抗压强度 D:重量 E:燃烧性能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竣工后,应进行热工性能现场抽检。现场检验()。
A:屋面、墙体传热系数 B:隔热性能 C:门窗气密性 D:门窗抗风压性
()是节能型产品所允许的最大能耗(效)值,是实施节能产品认证的主要性能指标。
A:节能评价值 B:节能评估值 C:节能审查值 D:节能考核值
()是节能产品允许的最大能耗(效)值,是实施节能产品认证的主要性能指标。
A:节能评价值 B:能效限定值 C:能效最高值 D:能效限制值
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等进场时,应对隔热型材的()性能进行复验。
A:导热系数 B:抗拉强度 C:抗剪强度 D:燃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