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L形加强区剪力墙,如图3-3所示,8度抗震没防,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暗柱(配有纵向钢筋部分)的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暗柱的箍筋和墙身的分布筋均采用HPB300(φ),该剪力墙身的竖向和水平向的双向分布钢筋均为中12@200,剪力墙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力设计值N=5880.5kN。

试问,当该剪力墙加强部位允许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底截面最大轴压比限值为μ,与该墙的实际轴压比μ的比值(μ/μ),应与下列何项数据最为接近?

A:0.722 B:0.91 C:1.08 D:1.15

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的某层剪力墙,为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如图6-16所示,层高5m,墙长为3m,按8度抗震设防烈度设计,抗震等级为一级,采用C40混凝土(E=3.25x10N/mm)。该墙肢的荷载组合中墙顶的竖向均布荷载标准值分别为:永久荷载为2000kN/m,活荷载为500kN/m,水平地震作用为1200kN/m。其中,活荷载组合系数取0.5,不计墙自重,不考虑风荷载作用。

试问,下列何项数值是满足轴压比限值的剪力墙最小墙厚?

A:260mm B:290mm C:320mm D:360mm

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的某层剪力墙,为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如图6-16所示,层高5m,墙长为3m,按8度抗震设防烈度设计,抗震等级为一级,采用C40混凝土(E=3.25x10N/mm)。该墙肢的荷载组合中墙顶的竖向均布荷载标准值分别为:永久荷载为2000kN/m,活荷载为500kN/m,水平地震作用为1200kN/m。其中,活荷载组合系数取0.5,不计墙自重,不考虑风荷载作用。

当地震作用起控制作用时,假定已求得该组合时墙顶轴力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4000kN/m,试问,下列何项数值是满足剪力墙稳定所需的最小墙厚?

A:270mm B:300mm C:320mm D:360mm

某12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底层双肢墙如图10-18所示。该建筑物建于8度抗震设防区,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总高40.8m,底层层高4.5m,其他各层层高均为3.3m,门洞尺寸为1520mmx2400mm,采用C30混凝土,墙肢1正向地震作用的组合值为:M=200kN·m,V=350kN,N=2200kN(压力)。受力纵向钢筋,竖向及水平向分布筋均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300(φ)。各墙肢轴压比均大于0.4。

已知墙肢1在正向地震作用组合内力作用下为大偏心受压,对称配筋,竖向分布筋采用12@200,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p=0.565%。试问,墙肢1受压区高度z(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剪力墙为矩形截面时,Nfbx。

A:706 B:893 C:928 D:686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的布置如图17-8所示,墙体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7.5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GZ截面尺寸为240mmx240mm,采用C20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钢筋412,箍筋采用HPB300级(=270N/mm)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00kN/m,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不考虑本层墙体自重。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计算。

假设图17-8所示墙体中不设置构造柱,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ξ=1.6,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25 B:580 C:525 D:420

某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0.6m,地下1层,地上14层,首层为转换层,纵横向均有不落地剪力墙。地下室顶板(位于+_0.000m处)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首层层高为4.2m,混凝土C40(弹性模量E=3.25x10N/m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混凝土C30(弹性模量E=3.0x10N/mm)。

该结构首层剪力墙的厚度为300mm,试问,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设置高度和首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HRB300级钢筋)取何值时,才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最低要求?

A: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2层楼板顶(7.0m标高);首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双排10@200 B: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2层楼板顶(7.0m标高);首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双排12@200 C: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3层楼板顶(9.8m标高);首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双排10@200 D: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3层楼板顶(9.8m标高);首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双排φ12@200

某一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底层剪力墙墙肢,抗震等级二级,总高度H=50m,截面尺寸为bxh=250mmx6000mm,如图12-22所示。采用C30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竖向及水平向分布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竖向分布钢筋为双排虫10@200,P=0.314%。距墙肢底部截面0.5h处的内力计算值为:M=18000kN·m,V=2500kN,N=3200kN(压力)。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底部的轴压力设计值为7500kN。该剪力墙墙肢采用对称配筋,取ξ=0.55;a==300mm。

距墙肢底部截面0.5hw。处,经计算该墙肢为大偏心受压,受压区高度x=957mm,墙肢端部受压钢筋截面面积(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墙肢端部暗柱h=600mm。

A:5350 B:5600 C:3900 D:4500

现场施工中,柱子竖向钢筋的连接应优先采用()。

A:闪光对焊 B:绑扎连接 C:电渣压力焊 D:电弧焊

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的竖向钢筋连接与水平拼缝处理是核心问题和难题,本专题讲述的竖向钢筋连接方法是()。

A:浆锚钢筋间接搭接连接 B:焊接 C:机械连接 D:绑扎连接

( )适用于柱、墙、构筑物等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

A:钢筋窄间隙电弧焊 B:钢筋电渣压力焊 C:钢筋气压焊 D: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