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台底面埋深1.4m,管桩直径0.4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各土层参数见图16-15所示。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下列关于本工程的管桩堆放,起吊及施工方面的一些见解,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说明理由。
A:现场管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叠层堆放时,不宜超过5层 B:单节桩可采用专用吊钩勾住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 C:当采用静压桩,最大压桩力不宜小于设计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D:当采用锤击桩,桩终止锤击的控制标准应以其贯入度为主,桩端设计标高为辅
某桩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20m。相应于荷载的准永久组合时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kF,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E
=3.15x10
N/mm
。在该桩桩端以下的附加应力(假定按分段线性分布)及土层压缩模量如图16-16所示,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作用。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假定ξ
=0.60,该桩桩身弹性压缩量(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 B:10 C:8 D:5
某桩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20m。相应于荷载的准永久组合时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kF,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E
=3.15x10
N/mm
。在该桩桩端以下的附加应力(假定按分段线性分布)及土层压缩模量如图16-16所示,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作用。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假定桩的桩身弹性压缩量为10mm,该单桩基础最终沉降量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1.0。
A:30 B:40 C:50 D:60 某高层建筑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尺寸为12mx50m,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建筑物(含地下室)的总竖向力F
=204x103kN,轴心受压。地基土层分布如图16-17所示。 
某公司承建城市桥区泵站调蓄工程,其中调蓄池为地下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池内平面尺寸为62.0m×17.3m,筏板基础。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埋深6.6m。设计基坑长63.8m,宽19.1m,深12.6m,围护结构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排桩+2道φ609mm钢支撑,桩间挂网喷射C20混凝土,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基坑围护桩外侧采用厚度700mm止水帷幕,如图2所示。
施工过程中,基坑土方开挖至深度8m处,侧壁出现渗漏,并夹带泥沙;迫于工期压力,项目部继续开挖施工;同时安排专人巡视现场,加大地表沉降、桩身水平变形等项目的检测频率。
按照规定,项目部编制了模板支架及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拟在基坑单侧设置泵车浇筑调蓄池结构混凝土。
根据本工程特点,试述调蓄池混凝土浇筑工艺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严格控制集料的级配及其含泥量,选用合适的缓凝剂、碱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20±20mm即可。
(2)浇筑与振捣措施: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利用浇筑面散热,以大大减少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还应考虑结构大小、钢筋疏密、预埋管道和地脚螺栓的留设、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
(3)养护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开裂。(教材P225)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假定桩端持力层土层厚度h1=40m,桩间土的内摩擦角φ=20°,试问,计算桩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时,其地基变形计算深度(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3 B:37 C:40 D:44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土层条件同题1,筏板厚800mm。采用实体深基础计算桩基最终沉降时,假定实体深 基础的支承面积为2000m2 。试问,桩底平面处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附加压力(kP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采用实体深基础计算桩基础沉降时,在实体基础的埋深面积范围内,筏板、桩、土的混合重度(或称平均重度),可近假取20kN/m3。
A:460 B:520 C:580 D:700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假如桩端持力层土层厚度h1=30米,在桩底平面实体深基础的支承面积内,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附加压力为750kPa;且在计算变形量时,取ψs=0.2。又已知,矩形面积土层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依次分别为:在持力层顶面处α0=0.25;在持力层底面处,α1=0.237。试问,在通过桩筏基础平面中心点竖线上,该持力层土层的最终变形量(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3 B:114 C:126 D:184
混凝土桩又可分为()两大类。
A:反力桩 B:预制混凝土桩 C:工程桩 D:就地灌注混凝土桩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包括()。
A:普通钢筋混凝土桩 B: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 C:非普通钢筋混凝土桩 D: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
引起桩身混凝土夹泥或断桩的原因不包括( )。
A:灌混凝土量不够,造成初灌后埋管深度太小或导管根木就没有进入混凝土 B:混凝土灌注过程拔管长度控制不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 C: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长,或灌注时间太短,使混凝土上部结块,造成桩身混凝土夹渣 D: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混凝土面上,形成沉积砂层,阻碍混凝土的正常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