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3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的平面如图4-8所示,刚性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楼盖,纵,横承重墙厚均为240mm,M5混合砂浆砌筑。底层墙高为4.5m(墙底算至基础顶面);底层隔断墙厚为120mm,M2.5水泥砂浆砌筑,其墙高3.6m;其他层墙高均为3.6m。窗洞尺寸为1800mmx900mm,内墙门洞尺寸为1500mmx2100mm。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对于首层纵墙,隔断墙的μ
μ
[β]值,下述何项是正确的?
A:当该楼层正在施工且砂浆尚未硬化,外纵墙的μ
μ
[β]=24 B:该楼层隔断墙的μ
μ
[β]=28.51 C:该楼层内纵墙B的μ
μ
[β]=22 D:上述A,B,C均不正确
某单层房屋的山墙尺寸如图16-10所示,刚性方案,山墙与屋盖拉结,山墙的横墙间距为15m,两中间壁柱间的山墙上开门洞宽度为4m,高度为3.6m;壁柱与横墙间的山墙上开窗洞宽度为2m,高度为2.4m。山墙采用M15混凝土普通砖,Mb5混合砂浆砌筑。基础顶面至壁柱顶的高度为11m。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该山墙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式(β≤μ
μ
[β]),其左右端项,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94<18.89 B:15.94<24 C:21.38>18.89 D:21.38<24
某单层房屋的山墙尺寸如图16-10所示,刚性方案,山墙与屋盖拉结,山墙的横墙间距为15m,两中间壁柱间的山墙上开门洞宽度为4m,高度为3.6m;壁柱与横墙间的山墙上开窗洞宽度为2m,高度为2.4m。山墙采用M15混凝土普通砖,Mb5混合砂浆砌筑。基础顶面至壁柱顶的高度为11m。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该山墙壁柱间墙高厚比验算式(β≤μ
μ
[β]),其左右端项,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5.<16.8 B:12.5<16.32 C:15.1<16.8 D:15.1<16.32
对多层砌体房屋有门窗洞口,附有壁柱的墙,其翼缘计算宽度可取( )。
A:壁柱宽加2/3墙高 B:壁柱宽加12倍墙厚 C:相邻壁柱的间距 D:窗间墙宽度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某木器厂房,共2层,采用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4000m2,共设置四部不靠外墙且疏散楼梯净宽度均为1.10m的防烟楼梯间。该厂房总平面布局及周边厂房、仓库等的相关信息如图1-1—1所示。该厂房首层东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0m2的独立办公、休息区,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耐火极限1.00h的不燃烧体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车间
分隔,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首层西南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m2的中间仓库,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车间分隔,储存主要成分均为甲苯和二甲苯的油漆和稀释剂;首层南侧设有建筑面积为150m2且采用封闭喷漆工艺的油漆间;二层设有四个车间,车间之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40m的疏散走道分隔,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均采用耐火极限0.50h的不燃烧体隔墙;除首层外门净宽度均为1.20m外,其他门的净宽度均为0.90m;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大于40m。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 )与厂房隔开,设置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
A:防火墙 B: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 C: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 D: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 E: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
对单层房屋带壁柱墙的承载力验算,带壁柱墙的翼缘宽度取()。
A:bf=b+2H/3(b为壁柱宽度,H为墙高),但不大于窗间墙的宽度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B:壁柱间的距离 C:窗间墙的宽度 D:壁柱的宽度
对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取值,下列规定不正确的是()。
A:多层房屋无门窗洞口时,bf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B:单层房屋,
(b为壁柱宽度,H为壁柱墙高度),但不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距离 C:多层房屋有门窗洞口时,bf可取窗间墙宽度 D:计算带壁柱墙的条形基础时,bf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对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取值,下列规定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多层房屋无门窗洞口时,bf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B:单层房屋, C:
(b为壁柱宽度,H为壁柱墙高度),但不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距离 D:多层房屋有门窗洞口时,bf可取窗间墙宽度 E:计算带壁柱墙的条形基础时,bf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