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2012,37)
A: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试配 B: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C:混凝土拌制前应根据砂石含水率测试结果提出施工配合比 D: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下述哪项是不准确的?
A: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B:混凝土拌制前应根据砂石含水率测试结果提出施工配合比 C: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试配 D: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
某公司承建的市政道路工程,长2km,与现况道路正交,合同工期为2015年6月1日至8月31日。道路路面底基成设计为300mm水泥稳定土;道路下方设计有一条DN1200mm钢筋混凝土雨水管道,该管道在道路交叉口处与现状道路下的现有DN300mm燃气管道正交。
施工前,项目部现场时,发现雨水管道上部外侧管壁与现状燃气管道底间距小于规范要求,并向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设计的建议。经设计单位核实,同意将道路交叉口处的Y1-Y2井段的雨水管道变更为双排DN800mm双壁波纹管,设计变更后的管道平面位置与断面布置如图1-1、1-2所示。
项目部接到变更后提出了索赔申请,经计算,工程变更需要增加造价10万元。
图1-1 设计变更后的管道平面位置示意图(单位:mm)
为减少管道施工队交通通行的影响,项目部制定了交叉路口的交通导行方案,并获得交通管理部门和路政管理部门的批准。交通导航措施的内容包括:
(1)严格控制临时占路时间和范围;
(2)在施工区域范围内规划了警告区、终止区等交通疏导作业区域;
(3)与施工作业队伍签订了《施工安全责任合同》。
施工期间为雨季,项目部针对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置顶了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加强与气象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
(4)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对已摊铺的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
问题
补充和完善水泥稳定土底基层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3)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天气得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
施工时所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该是( )。
A:设计配合比 B:施工配合比 C:实验室配合比 D:计算配合比
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对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下列属于开盘鉴定内容的有()
A:混凝土的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所采用原材料的一致性 B:出杌混凝土工作性与配合比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C:混凝土强度 D:混凝土凝结时间 E:混凝土的入模溢度
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是( )。
A:准确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B:要选择钢模板 C: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D: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E:养护
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下述( )是不准确的。
A: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试配 B: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C:混凝土拌制前应根据砂石含水率测试结果提出施工配合比 D: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情况有( )。
A: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B:水泥、外加剂有显著变化时 C: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D:矿物掺和料的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E: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两个月时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情况有( )。
A: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B:水泥、外加剂有显著变化时 C: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D:矿物掺和料的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E: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两个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