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要配备完好的急救物品及药品,完整无缺处于备用状态。做到及时检查维修和维护,以确保患者的及时使用和护理安全。

急救物品和药品在保管使用中错误的环节是

A:定人保管 B:定时检查 C:定点放置 D:定人使用 E:定期消毒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商业综合体地上二十六层、地下三层,建设用地面积8.95×104㎡,总建筑面积37.73×104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08×104㎡、地下建筑面积10.65×104 ㎡。该建筑地上一至三层设计为室内步行街,通过若干中庭互相连通。步行街建筑面积43411㎡,其中首层建筑面积15922 ㎡,步行街净宽约1 1~15m。 该建筑地下室主要使用性质为汽车库、机电设备用房、物业服务用房;首层(图3—42—1)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主力店、室内步行街和临街商铺;二、三层主要使用性质为室内步行街、百货、电玩、酒楼、歌舞厅;四至六层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酒楼、电影院;七至二十六层主要使用性质为五星级酒店。该建筑除室内步行街的防火分区划分、安全疏散以及部分疏散楼梯间在首层需借助室内步行街进行疏散等问题以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通过隔离室内步行街中的商业火灾荷载,限制室内步行街内部的火灾荷载。设置有效的火灾探测、自动灭火、防排烟等消防措施,将步行街设置为“临时安全区”,以解决步行街防火分区面积超大、借用步行街疏散等问题。

在设计火灾场景时,应考虑建筑的空间几何特征,合理确定火源在建筑物内的位置。在对人员疏散设施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时,依据火灾场景的选取原则,考虑建筑内可燃物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并同时考虑设定火灾对人员疏散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大,主要考虑火源附近(  )无法使用情况下火灾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A:安全出口 B:防火卷帘 C:消火栓 D:灭火器

根据以下信息,回答 题:
住宅建筑地上20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63m,每层建筑面积均为2000m2,框架剪力墙结构塔楼;地下二层主要使用功能为汽车库,地下一层主要使用功能为设备用房及管理用房,首层主要使用功能为商业服务网点,地上二层至地上二十层主要使用功能为住宅。该住宅建筑的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住宅部分自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十层设置一部剪刀楼梯和两部消防电梯,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均设有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间均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该住宅建筑地上各层及地下二层均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地下一层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该住宅建筑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建筑物按使用性质可分为(  )。

A:民用建筑 B:高层建筑 C:工业建筑 D:砖混结构建筑 E:农业建筑

根据以下信息,回答 题:
住宅建筑地上20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63m,每层建筑面积均为2000m2,框架剪力墙结构塔楼;地下二层主要使用功能为汽车库,地下一层主要使用功能为设备用房及管理用房,首层主要使用功能为商业服务网点,地上二层至地上二十层主要使用功能为住宅。该住宅建筑的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住宅部分自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十层设置一部剪刀楼梯和两部消防电梯,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均设有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间均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该住宅建筑地上各层及地下二层均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地下一层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该住宅建筑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影响建筑构配件耐火极限的因素有(  )。

A:材料的生产厂家 B:材料本身的属性 C:建筑构配件结构特性 D: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 E: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条件

根据以下信息,回答 题:
住宅建筑地上20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63m,每层建筑面积均为2000m2,框架剪力墙结构塔楼;地下二层主要使用功能为汽车库,地下一层主要使用功能为设备用房及管理用房,首层主要使用功能为商业服务网点,地上二层至地上二十层主要使用功能为住宅。该住宅建筑的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住宅部分自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十层设置一部剪刀楼梯和两部消防电梯,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均设有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间均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该住宅建筑地上各层及地下二层均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地下一层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该住宅建筑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下列关于住宅建筑的安全疏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B:居住部分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0m C: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 D:居住部分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2m计算 E: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某新建综合楼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一层,地上十层,建筑撞口高度45米,某建筑工程公司中标后成立项目部进场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施工高峰期现场同时使用机械设备达到8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变质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认为存在多处不妥,要求整改。   事件二: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求安全员对现场固定式塔吊的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但安全员仅对塔吊的力矩限制器、爬梯护圈、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小车断轴保护装置进行了安全检查。   事件三:公司例行安全检查中,发现施工区域主出入通道处多种类型的安全警示牌布置混乱,要求项目部按规定要求从左到右正确排列。   事件四: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五层楼层通道口和楼层邻边堆放有大量刚拆下的小型钢模版,堆放高度1.5m,要求项目部立即整改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事件五:公司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现场进行检查评分,汇总表总得分为85分,但施工机具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

事件二中,项目安全员还应对塔吊的哪些安全装置进行检查(至少列出四项)?

载荷限制装置、行程限位装置、保护装置、防坠安全装置、钢丝绳防松绳装置、急停开关、语音影像信号监控装置

某新建综合楼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一层,地上十层,建筑撞口高度45米,某建筑工程公司中标后成立项目部进场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施工高峰期现场同时使用机械设备达到8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变质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认为存在多处不妥,要求整改。   事件二: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求安全员对现场固定式塔吊的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但安全员仅对塔吊的力矩限制器、爬梯护圈、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小车断轴保护装置进行了安全检查。   事件三:公司例行安全检查中,发现施工区域主出入通道处多种类型的安全警示牌布置混乱,要求项目部按规定要求从左到右正确排列。   事件四: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五层楼层通道口和楼层邻边堆放有大量刚拆下的小型钢模版,堆放高度1.5m,要求项目部立即整改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事件五:公司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现场进行检查评分,汇总表总得分为85分,但施工机具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

事件四中,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对楼层通道口和楼层临边堆放拆除的小型钢模板的规定有哪些?

(1)离边沿安全距离至少1M;(2)堆放高度不超过1M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45000m²,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六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设计基础底标高为-9.0m,由主楼和附属用房组成。基坑支护采用复合土钉墙,地质资料显示,该开挖区域为粉质粘土且局部有滞水层。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合土钉墙边坡支护方案》时,对方案中制定的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混凝土终凝时间不超过4小时等构造做法及要求提出了整改完善的要求。   事件二:项目部在编制的“项目环境管理规划”中,提出了包括现场文化建设、保障职工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内容。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消防工作检查时,发现一只手提式灭火器直接挂在工人宿舍外墙的挂钩上,其顶部离地面的高度为1.6m:食堂设置了独立制作间和冷藏设施,燃气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杂物间。   事件四:在砌体子分部工程验收时,监理工程师发现有个别部位存在墙体裂缝。监理工程师对不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进行了验收,对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提出整改要求。 事件五: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于10月17日对项目进行执法大检查,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为二级注册建造师。为此,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做出对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与10月21日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做了公示;并于10月30日将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上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问题

4. 事件四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妥当?对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应如何整改验收?

监理工程师做法妥当。根据相关规定对有可能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需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待返修或加固处理满足使用要求后进行二次验收。

对出现不影响结构安全、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的工程质量问题,应( )。

A:限制使用 B:加固处理 C:不作处理 D:修补处理

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经分析研究后如果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时,可采取( )。

A:修补处理 B:返工处理 C:加固处理 D:限制使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