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耐量试验常用于DM的诊断。
关于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错误的是
A:是为观察机体对葡萄糖负荷的反应 B:健康者给予葡萄糖后出现胰岛素分泌增加 C:增加的胰岛素能调节体内葡萄糖代谢使血浆葡萄糖恢复到正常水平 D:该试验能反映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故称葡萄糖耐量试验 E:IGTT比OGTT更好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是临床细菌鉴定中常用生化试验
试验产物是
A:腐胺 B:尸胺 C:精胺 D:丁胺 E:丙胺
承担并参加Ⅰ期临床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对于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正确的是
A:对于两个制剂,通常采用双周期两制剂试验设计 B:对于3个制剂,宜采用3制剂、3周期的二重3×3拉丁方试验设计 C:洗净期应不少于药物的3~5个半衰期,通常为1周或2周 D: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应包括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总采样点不少干10个点 E:取样一般持续到3~5个半衰期或血药浓度为Cmax的1/10~1/20
承担并参加Ⅰ期临床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缓释、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试验中,正确的是
A:缓释、控样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在单次给药与多次给药两种条件下进行 B:受试者的要求及选择标准与普通制剂相同 C:多改给药双周期交叉试验的受试者例数应多于单改给药试验 D:受试缓释、控释制剂与参比缓释、控释制剂比较,AUC符合生物等效性要求,Cmax明显降低、tmax明显延退,即显示该制剂具有缓释或控释动力学特征 E:多次给药取样点的设计,应连续服药时间至少经过7个半衰期后,连续测定3天的谷浓度,以证实受试者血药浓度已达稳态。达稳态后参照单次给药采样时间点设计,测定末次给药完整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某单位委托对一新型食品添加剂进行第二阶段毒理学安全性鉴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一次最大耐受剂量>5000mg/kg,属无毒类。现进入第二阶段试验。
如做Ames试验检测受试物的诱变性,所选用的组合菌株包括以下所有但除外
A:TA97 B:TA98 C:TA1535 D:TA100 E:TA102
案例三
背景资料
A单位中标某厂新建机修车间的机电工程,除两台20吨桥式起重机安装工作分包给具有专业资质的B单位外,余下的工作均自行完成。B单位将起重机安装工作分包给C劳务单位。
在机器设备就位后,A单位的专业质检员发现设备安装的垫铁组有20组不合格,统计表如下:
A单位项目部分分析了垫铁组超标成因并进行了整改,达到规范要求。
B单位检查了桥式起重机安装有关的安装精度和隐藏工程记录等资料;编写了桥式起重机试车方案,经获批准后,由C单位组织进行桥式起重机满负荷重载行走试验。桥式起重机在实验中,由于大车的限位开关失灵,大车在碰撞车档后停止,剧烈的甩动造成试验配种脱落,砸坏了停在下方的一辆叉车,造成8万元的经济损失。
经查,行程开关失灵的原因是其控制线路虚接。之后按规范接线及测试,达到合格要求。该事故致使项目工期超过合同预定3天后才交工。
建设单位根据与A单位的合同约定,对A单位处3万元的延迟交工罚款。A单位向C单位要求11万元的索赔,C单位予以拒绝。A单位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了索赔,并获得了经济补偿。
问题:
4.A单位向C单位索赔11万元是否合理?说明原因,A单位应如何索赔?
4.A单位向C单位索赔11万元不合理。理由:由于C单位和B单位具有直接合同关系,而与A单位无直接合同关系。所以A单位不能直接向C单位进行索赔。
正确的做法:此起事故主要由于专业分包B单位的监管不力,将专业分包工程桥式起重机安装分包给无相关资质的劳务分包C,属于B单位的过错,且B单位应对C单位事故承担全部责任,所以A单位可就C单位造成损坏叉车8万元经济损失直接向B单位进行索赔,同时可以依据合同条款相关内容的约定向B公司提出因C单位延误所造成工期延误3万元的罚款,共计11万元。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进行的药物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临床试验分为四期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属于
A:Ⅱ期临床试验 B:Ⅰ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试验报告由()单位提供。
A:建设单位 B:检测单位 C:供应单位 D:监理单位
某施工单位以EPC总承包模式中标一大型火电工程项目,总承包范围包括工程勘察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土建安装工程施工,直至验收交付生产。
按合同规定,该施工单位投保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险费由该施工单位承担。为了控制风险,施工单位组织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对主要风险采取风险规避等风险防范对策。根据风险控制要求,由于工期紧,正值雨季,采购设备数量多,价值高,施工单位对采购本合同工程的设备材料,根据海运、陆运、水运和空运等运输方式,投保运输一切险。在签订采购合同时明确由供应商负责购买并承担保费,按设备材料价格投保,保险区段为供应商仓库到现场交货为止。
施工单位成立了采购小组,组织编写了设备采购文件,开展设备招标,组织专家按照投标法的规定,进行设备采购评审,选择设备供应商,并签订供货合同。
220kV变压器安装完成后,电气试验人员按照交接试验标准规定,进行了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变压器极性和接线组别测试、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直流电阻测量、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测试等电气试验,监理检查认为变压器电气试验项目不够,应补充试验。
发电机定子到场后,施工单位按照施工作业文件要求,采用液压提升装置将定子吊装就位,发电机转子到场后,根据施工作业文件及厂家技术文件要求,进行了发电机转子穿装前的气密性试验,重点检查了转子密封情况,试验合格后,采用滑道式方法将转子穿装就位。
按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规定,220kV变压器的电气试验项目还有哪些?
某厂的机电安装工程由A安装公司承包施工,土建工程由B建筑公司承包施工。A安装公司、B建筑公司均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文本)》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A安装公司负责工程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合同工期为215天(3月1日到9月30日),工程提前1d奖励2万元,延误1d罚款2万元。合同签订后,A安装公司项目部编制了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采购计划等,并经建设单位批准。
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1.A安装公司项目部进场后,因B建筑公司的原因,土建工程延期10天交付给安装公司项目部,使得A安装公司项目部的开工事件延后了10d。
2.因供货厂家原因,订货的不锈钢阀门延期15天送达到施工现场。A安装公司项目部对阀门进行了外观检查、阀体完好,开启灵活,准备用于工程管道安装,被监理工程师叫停,要求对不锈钢阀门进行试验。项目部对不锈钢阀门进行了试验,试验全部合格。
3.监理工程师发现:A安装公司项目部已经开始压力管道的安装,但未向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书面告知。监理工程师发布停工整改指令。项目部进行了整改,并向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书面告知。
因以上时间造成工期延误,A安装公司项目部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索赔,要求增加工期25d。项目部采取了技术措施,施工人员加班加点赶工期,使得机电安装工程在10月4且完成。
该机电安装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在10月4日未经工程验收就擅自投入使用,在使用3d发现不轿钢管道焊缝渗漏严重。建设单位要求项目部进行返工抢修,项目部抢修后,经再次试运转检验合格,在10月11日后重新投用。
施工单位在压力试验前为履行“书面告知”手续,可受到哪些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