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间歇热
A:波浪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伤寒极期的典型热型
A:波浪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间日疟的典型热型
A:波浪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弛张热
A:体温常持续在40℃以上,1d温差在1℃以内 B:体温常在39℃以上,1d温差在2℃以上,最低温高于正常 C:体温波动在正常与高热之间,或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D:1d体温波动在4~5℃之间,自高热降至常温以下 E:体温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至低热或常温,如此反复
消耗热
A:体温常持续在40℃以上,1d温差在1℃以内 B:体温常在39℃以上,1d温差在2℃以上,最低温高于正常 C:体温波动在正常与高热之间,或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D:1d体温波动在4~5℃之间,自高热降至常温以下 E:体温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至低热或常温,如此反复
显热是指()。
A:任何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形态也发生改变的这部分热量。 B:任何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只发生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变化而形态不发生变化的这部分热量。 C:当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吸热过程中,只是发生了形态变化,而温度不发生变化的这部分热量。 D:当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吸热过程中,温度和形态同时发生变化的这部分热量
显热
物质的显热是指()。
A:没有相变化,升温时吸收的热量 B:没有相变化,降温时吸收的热量 C:冷凝时吸收的热量 D:冷凝时放出的热量
钢水凝固放出的热量有过热、潜热、显热三种,其中()的放出速度直接关系到连铸的生产率。
A:过热 B:潜热 C:显热
显热与潜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