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用水量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反映()
A:水泥浆量与骨料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B:水泥与骨料用量的比例关系 C: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 D:细骨料和粗骨料用量之间的关系
控制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指标为()。
A: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 B:最小水灰比、最大水泥用量 C:最大水灰比、最大水泥用量 D:最小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
我国《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提出了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使用年限是50年,不同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中,混凝土的劣化与损伤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保护层厚度和水灰比、水泥用量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对于一类、二类,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混凝土,其中水灰比、水泥用量的一些要求是( )。
A: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B:最大水灰比、最小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 C: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小碱含量、最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最小水灰比、最大水泥用量、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适当控制( )及水泥用量,是决定混凝土密实性的主要因素。
A:湿度 B:水泥强度等级 C:温度 D:水灰比
泵送混凝土其砂率与最小水泥用量宜分别控制在( )。
A:砂率40%~50%,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 B:砂率40%~50%,最小水泥用量≥200kg/m3 C:砂率30%~35%,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 D:砂率30%~35%,最小水泥用量≥200kg/m3
泵送混凝土的砂率与最小水泥用量宜分别控制在( )。
A:砂率40%~50%,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 B:砂率40%~50%,最小水泥用量≥200kg/m3 C:砂率30%~35%,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 D:砂率30%~35%,最小水泥用量≥200kg/m3
泵送混凝土其砂率与最小水泥用量宜分别控制在( )。
A:砂率40%~50%,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 B:砂率40%~50%,最小水泥用量≥200kg/m3 C:砂率30%~35%,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 D:砂率30%~35%,最小水泥用量≥200kg/m3
泵送混凝土的砂率与最小水泥用量宜分别控制在( )。
A:砂率40%~50%,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 B:砂率40%~50%,最小水泥用量≥200kg/m3 C:砂率30%~35%,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 D:砂率30%~35%,最小水泥用量≥200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