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梯形钢屋架跨度24m,屋架端部高度1.5m,厂房单元长度66m,柱距6.0m,在厂房的端开间和中部开间设竖向支撑,竖向支撑计算简图如图14-4所示。屋面材料为1.5mx6.0m的钢边框发泡水泥大型屋面板,屋面坡度为1/10,抗震设防烈度8度,经计算图中节点力F
=33.95kN,地震作用下杆件内力见图中括号内数值。节点板厚度6mm,钢材用Q235,焊条E43型。
=0.80。 
上弦杆选用
75x5,A=13.75cm
,i
=2.16m,i
=3.09cm,试问,对地震作用的上弦杆进行稳定性验算,其构件上的最大压应力(N/mm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8.0 B:27.5 C:36.4 D:38.2
某梯形钢屋架跨度24m,屋架端部高度1.5m,厂房单元长度66m,柱距6.0m,在厂房的端开间和中部开间设竖向支撑,竖向支撑计算简图如图14-4所示。屋面材料为1.5mx6.0m的钢边框发泡水泥大型屋面板,屋面坡度为1/10,抗震设防烈度8度,经计算图中节点力F
=33.95kN,地震作用下杆件内力见图中括号内数值。节点板厚度6mm,钢材用Q235,焊条E43型。
=0.80。 
下弦杆选用
75x5,A=13.75cm
,i
=2.16cm,i
=3.09cm,试问,对地震作用下的下弦杆进行稳定性验算,其构件上的最大压应力(N/mm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6.8 B:114.7 C:110.8 D:100.4
某梯形钢屋架跨度24m,屋架端部高度1.5m,厂房单元长度66m,柱距6.0m,在厂房的端开间和中部开间设竖向支撑,竖向支撑计算简图如图14-4所示。屋面材料为1.5mx6.0m的钢边框发泡水泥大型屋面板,屋面坡度为1/10,抗震设防烈度8度,经计算图中节点力F
=33.95kN,地震作用下杆件内力见图中括号内数值。节点板厚度6mm,钢材用Q235,焊条E43型。
=0.80。 
腹杆选用L63x5,A=6.143cm
,i
=1.25cm,试问,对地震作用下的腹杆进行稳定性验算,其构件上的最大受压设计值N(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8 B:30 C:35 D:41
某女性患者,30岁,因左股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6周后下地行走,跛行明显,测量患肢真实长度发现患侧短3cm。
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
A:骨股粗隆-胫骨外踝 B:骨股粗隆-胫骨内踝 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 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 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
背景资料:某新建商用群体建设项目,地下二层,地上八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建筑面积88000㎡。某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项目部进场施工,在项目现场搭设了临时办公室,各类加工车间、库房、食堂和宿舍等临时设施;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在现场临时设施区域内设置了环形消防通道、消火栓、消防供水池等消防设施。施工单位在每月例行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巡查中,对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逐一进行检查。经统计,现场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了1200㎡,检查组人为临时设施区域内消防设施配置不齐全,要求项目部整改。针对地下室200mm厚的无梁楼盖,项目部编制了模板及其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体系,支撑架立岗纵横向间距均为1600mm,扫地杆局面约1500mm,每步设置纵横向水平杆,步距为1500mm,立杆深处顶层水平杆的长度控制在150~300mm。顶托螺杆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小于150mm、伸出立杆的长度控制在500mm以内。在装饰装修阶段,项目部使用钢管和扣件临时搭设了一个移动式操作平台用于顶棚装饰装修作业。该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8.64㎡,台面距楼地面高4.6m。问题:
3、指出本项目模板及其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设置内支撑的软弱地层基坑,其支撑结构挡土的应力传递路径是()
A:围檩(冠梁)→围护(桩)墙→支撑 B:围檩(冠梁)→支撑→围护(桩)墙 C:围护(桩)墙→围檩(冠梁)→支撑 D:围护(桩)墙→支撑→围檩(冠梁)
从带连数长度的连通图中生成的最小支撑树,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任一连通图生成的各个最小支撑树总长度必相等 B:任一连通图生成的各个最小支撑树连线数必相等 C:任一连通图中具有最短长度的连线必包含在生成的最小支撑树中 D:最小支撑树中可能包括连通图中的最长连线
用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定位,其支撑钉的结构选择是()
A:A型支撑钉 B:B型支撑钉 C:C型支撑钉 D:可任选一类型
设置内支撑的软弱地层基坑,其支撑结构挡土的应力传递路径是()
A:围檩(冠梁)→围护(桩)墙→支撑 B:围檩(冠梁)→支撑→围护(桩)墙 C:围护(桩)墙→围檩(冠梁)→支撑 D:围护(桩)墙→支撑→围檩(冠梁)
抗震设计的单层钢结构厂房,其柱间支撑设置要求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7度厂房单元长度不大于120m、8度和9度厂房单元不大于90m时,应在厂房单元中部布置上下柱间支撑,并应在厂房单元两端布置上柱支撑 B:当柱距数不超过5个且厂房长度小于60m时,可在厂房单元中部两端布置上下柱间支撑 C:柱间支撑宜采用整根型钢制作,超过材料最大长度规格时,可采用等强拼接接长;支撑形式宜采用z形,其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不宜大于55° D:柱间支撑在交叉点处应设置节点板,其厚度不应小于10mm,斜杆与交叉节点板应焊接,与端节点板宜焊接;柱间支撑与厂房结构构件的连接应等强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