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患儿,9岁,3岁外斜。眼位:5m;-30
,向上25°;一40
,向下25°;-10
。
诊断外斜V征,眼球向上、下各转250时的斜度差应是
A:≥10
B:≥15
C:25° D:15° E:10°
A级洁净区中,≥5μm动态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
A:10个/m3 B:7个/m3 C:5个/m3 D:3个/m3 E:1个/m3
B级洁净区中,≥5μm动态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
A:2000个/m3 B:1000个/m3 C:500个/m3 D:200个/m3 E:100个/m3
两个排气筒高度均为25m,距离为40m,则等效排气筒高度为( )。
A:25m B:40m C:0m D:50m
一锚杆挡土墙肋柱的某支点几处垂直于挡墙面的反力为Rn=250kN,锚杆对水平方向的倾角β=25°,肋柱的竖直倾角α为15°,锚杆直径db为108mm,砂浆与岩层间的极限剪应力τ=0.4MPa,计算安全系数K=2.5,当该锚杆非锚固段长度为2.0m时,锚杆设计长度接近下列选项中的()的值。() 
A:≥1.9m B:≥3.9m C:≥4.7m D:≥6.7m
一锚杆挡墙肋柱的某支点处垂直于挡墙面的反力Rn为250kN,锚杆对水平方向的倾角β=25°,肋柱的竖直倾角a为15°,锚孔直径D为108mm,砂浆与岩层面的极限剪应力r=0.4MPa,计算安全系数K=2.5,当该锚杆非锚固段长度为2.0m时,问锚杆设计长度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值()
A:l≥1.9m B:l≥3.9m C:l≥4.7m D:l≥6.7m
一锚杆挡土墙肋柱的某支点处垂直于挡土墙面的反力Rn为250kN,锚杆对水平方向的倾角β=25°,肋柱的竖直倾角a为15°,锚孔直径D为108mm,砂浆与岩层面的极限剪应力τ=0.4MPa,计算安全系数K=2.5,当该锚杆非锚固段长度为2.0m时,锚杆设计长度满足的关系式为()。 
A:ι≥1.9m B:ι≥3.9m C:ι≥4.7m D:ι≥6.7m
如下图所示,一锚杆挡墙肋柱的某支点处垂直于挡墙面的反力Rn为250kN,锚杆对水平方向的倾角β=25°,肋柱的竖直倾角α为15°,锚孔直径D为108mm,砂浆与岩层面的极限剪应力τ=0.4MPa,计算安全系数K=2.5,当该锚杆非锚固段长度为2.0m时,则锚杆设计长度最接近()。 
A:ι≥1.9m B:ι≥3.9m C:ι≥4.7m D:ι≥6.7m
合L={ambm|m≥0}()。
A:可用正规式"a*b*"表示 B:不能用正规式表示,但可用非确定的有限自动机识别 C:可用正规式"ambm"表示 D:不能用正规式表示,但可用上下文无关文法表示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P(n)对任何自然数正确,一般包括两个步骤;第一,建立基础,例如证明P(1)正确;第二,建立推理关系,例如证明n≥1时,如果命题P(n)正确则可以推断命题P(n+1)也正确。这种推理关系可以简写为:n≥1时P(n)→P(n+1)。
将上述数学归纳法推广到二维情况。为证明命题P(m,n)对任何自然数m与n正确,先证明P(1,1)正确,再证明推理关系()正确。
A:m≥1,n≥1时,P(m,n)→P(m+1,n+1) B:m≥1,n≥1时,P(m,n)→P(m,n+1)以及P(m+1,n+1) C:m≥1,n≥1时,P(m,n)→P(m+1,n)以及P(m,n+1) D:n≥1时,P(1,n)→P(1,n+1);m≥1,n≥1时,P(m,n)→P(m+1,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