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承建城市道路扩建工程,工程内包括:1.在原有道路两侧各增设隔离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②在北侧非机动车道下新增一条长800m直径为DN500mm的雨水主管道,雨水口连接支 管口径为DN300mm,管材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x圈柔性接口,主管道内连接现有检査井,管 道埋深为4m,雨水口连接管位于道路***内;③在原有机动车道上加铺厚50mm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道路横断面布置如图3所示。
施工范围内土质以硬塑粉质粘土为主,土质均匀,无地下水.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将工程项目划分为三个施工阶段:第一阶段为雨水主管道施工;第二 阶段为两侧隔离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施工;第三阶段为原机动车道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 时编制了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有:
(1)为确保道路正常通行及文明施工要求,根据三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特点,在图3中A、B、C、
D、E、F所示的6个节点上分别设置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围挡;
(2)主管道沟槽开挖由东向西按并段逐段进行,拟定的槽底宽度为1600mm、南北两侧的边坡坡 度分别为1:0.50和1:0 67,采用机械挖土,人工清底;回用土存放在沟槽北侧,南侧设罝管材存放 区,弃土运至指定存土场地.
(3)原机动车道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安排在两侧非机动车道施工完成并导入社会交通后,整 幅分段施工。加铺前对旧机动车道面层进行铣刨、裂缝处理、井盖高度提升、清扫、喷洒(刷) 粘层油等准备工作
写出确定主管道沟槽开挖宽度及两侧槽壁放坡坡度的依据.
确定沟槽开挖宽度主要的依据是管道外径、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管道_侧的支撑厚度。确定沟槽的坡度的主要依据是土体的类别,地下水位、坡顶荷载情况等。
沟槽开挖质量应符合的规定包括( )。
A:槽壁平整,边坡坡度不得大于施工设计的规定 B:沟槽中心线每测的净宽不应小于沟槽底部开挖度的1/2 C: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30mm D: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20~+20mm
沟槽开挖时,应注意( )。
A:开挖深度较大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如人工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5 m B:基坑(槽)两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不得影响临近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使用和安全,另外也应考虑对基坑(槽)土壁安全的影响 C:采用吊车下管时,可在一侧堆土,另一侧为吊车行驶路线,不得堆土 D:机械挖槽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不小于200 mm),避免超挖,余量由人工清挖 E: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
沟槽开挖不应扰动天然地基,槽壁应平整,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
A: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 B: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 C: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一倍 D: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二倍
下列有关管沟开挖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槽底开挖每侧工作面宽度应不小于200mm B:堆土底边与沟边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小于1m C:堆土底边与沟边高度应不小于1m D:人工开挖槽深度宜为3m左右 E:多层槽的层间留台宽度应不小于500mm
下列有关管沟开挖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槽底开挖每侧工作面宽度应不小于200mm B:堆土底边与沟边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小于1m C:堆土底边与沟边高度应不小于1m D:人工开挖槽深度宜为3m左右 E:多层槽的层间留台宽度应不小于500mm
下列有关管沟开挖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槽底开挖每侧工作面宽度应不小于200mm B:堆土底边与沟边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小于1m C:堆土底边与沟边高度应不小于1m D:人工开挖槽深度宜为3m左右 E:多层槽的层间留台宽度应不小于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