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 18600m2 ,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层高 4.5m,筏板基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拎规定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宙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工程师审核
时,发现“施工进度计划”部分仅有“施工进度计划表”一项内容认为该部分内容缺项较多,
要求补充其它必要内容某分项工程采用新技术,现行验收规范中对该新技术的质量验收标准
未作出相应规定.设计单位制定了“专项验收”标准.由于该专项验收标准涉及到结构安全,
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就此验收标准组织专家论证.监理单位认为程序错误,提出异议.雨季
施工期间,由于预控措施不到位,基坑发生坍塌事故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按事故报告要
求的内容向有关单位及时进行了上报.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指令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
将工程建设档案资料交施工单位汇总,施工单位把汇总资料提交给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工
程档案预验收. 问题:
1.事件一中,还应补充的施工进度计划内容还有哪些?
还应补充的施工进度计划内容有:
(1)工程建设概况. (2)工程施工情况. 3)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进度计划,单位工程准备工作计划,劳动力需用量计划,主要材料设备及加工计划,主要施工机械和机具需要量计划,主要施工方案及流水段划分,各项
经济技术指标要求等
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8000m2,地下三层,地上三十四层,XX结构,结构钢筋采用HRB400等级,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地上三层及以下核心XXX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局部区域为两层通高报告厅,其主梁配置了无粘结预应力X,X施工企业中标后进场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项目部将所有材料加工全部委托给专业加工场进行场外加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项目部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对材料管理等各种资源管理进行了策划,在资源管理计划中建立了相应的资源控制程序。
事件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包含如下主要内容:①材较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外;②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设置办公用房;③场地附近设置XX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cm;④在XXXXX挖400×600mm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置于管沟内,监理工程师认为总平面布置设计存在多处不妥,责令整改后再验收,并要求补充主干道具体硬化方式和裸露场地文明施工防护措施。
事件三: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
事件四:本工程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针对“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大项,可以再本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均制定了详细的推广措施。
事件五:设备安装阶段,发现拟安装在屋面的某空调机组重量超出塔吊XXX(额定起重量)约6%,因特殊情况必须使用该塔吊进行吊装,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验算后批准用塔吊起吊: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即将空调机组吊离地面30cm后停止XX,现场安排专人进行观察与监护。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要求修改,对试吊时的各项检查内容旁站监理。
问题:
事件四中,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规定,“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大项中,在本工程中可以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都有哪些?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钢筋机械锚固技术)等8个子技术(估计2分)
某安装公司承接了一广场地下商场给排水、空调、电气和消防系统安装工程,工程总面积15000m2,地下三层,主要设备有:高、低压配电柜,锅炉,冷水机组,空调机组,消防水泵,消防稳压罐等。
施工前,安装公司项目部应建设单位的要求,按设计图建立了机电管线三维模型,发现走廊管道综合布置后无法满足吊顶净高要求,与监理工程师协商后,把空调供、回水主干管从走廊移至商铺内,保证了走廊吊顶的净高,同时减少了主干管的长度;项目部把综合布置后的三维模型及图纸作为设计变更申请报监理单位审核后,经建设单位同意用于施工。
项目部根据安装公司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编制了《项目质量计划》,经审批后实施。项目部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对后续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部位等原则,确定了质量控制点为:高、低压配电柜安装,锅炉、冷水机组的设备基础、垫铁敷设,管道焊接和压力试验等。
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视时发现:金属风管板材的拼接均采用咬口连接,其中包括1.6mm镀锌钢板制作的排烟风管;商场中厅500kg装饰灯具的悬吊装置按750kg做了过载试验,并记录为合格;花灯的8个回路导线穿在同一管内。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加强现场质量检查,整改不合格项。
项目部提出的设计变更申请在程序上还应如何完善才能用于施工?
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申请的变更程序:(1)建设单位工程师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审计工程师论证变更是否技术可行、造价影响程度。(2)建设单位工程师将论证结果报项目经理或总经理同意后,通知设计单位工程师,设计单位工程师认可变更方案、进行设计变更,出变更图纸或变更说明。(3)变更图纸或变更说明由建设单位发至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发至承包商。参见教材P194.
某安装公司承接了一广场地下商场给排水、空调、电气和消防系统安装工程,工程总面积15000m2,地下三层,主要设备有:高、低压配电柜,锅炉,冷水机组,空调机组,消防水泵,消防稳压罐等。
施工前,安装公司项目部应建设单位的要求,按设计图建立了机电管线三维模型,发现走廊管道综合布置后无法满足吊顶净高要求,与监理工程师协商后,把空调供、回水主干管从走廊移至商铺内,保证了走廊吊顶的净高,同时减少了主干管的长度;项目部把综合布置后的三维模型及图纸作为设计变更申请报监理单位审核后,经建设单位同意用于施工。
项目部根据安装公司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编制了《项目质量计划》,经审批后实施。项目部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对后续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部位等原则,确定了质量控制点为:高、低压配电柜安装,锅炉、冷水机组的设备基础、垫铁敷设,管道焊接和压力试验等。
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视时发现:金属风管板材的拼接均采用咬口连接,其中包括1.6mm镀锌钢板制作的排烟风管;商场中厅500kg装饰灯具的悬吊装置按750kg做了过载试验,并记录为合格;花灯的8个回路导线穿在同一管内。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加强现场质量检查,整改不合格项。
1.6mm金属风管板材的拼接方式是否正确?应采用哪种拼接方式?
加工镀锌钢板风管应避免损坏镀锌层,如有损坏应作防腐处理。风管不得有横向接缝,尽量减少纵向拼接缝。钜形风管边长不大于800MM时,不得有纵向接缝。风管的所有咬口缝、翻边处、铆钉处均必须涂密封胶。参见教材P133.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工程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时,应由拟采用单位提请()组织必要的专题论证。
A:施工单位 B:监理单位 C:建设单位 D: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在工程建设中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符合强制规定的,应:( )
A:由采用单位组织专题论证 B:报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C:报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D:由采用单位提请建设单位组织专题论证
路基工程施工应实行机械化施工,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
A:新型结构 B:新测试方法 C:新材料 D:新验收
关于工程建设中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程建没中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符合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应当由拟采用单位提请建设单位组织专题技术论证,报批准标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B:工程建设中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符合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应当由建设单位提请上级主管单位组织专题技术论证,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同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C:工程建设中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符合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应当由拟采用单位提请建设单位组织专题技术论证,报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备案 D:工程建设中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符合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应当由拟采用单位提请建设单位组织专题技术论证,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了解和掌握施工图设计意图及拟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属于()的内容。
A: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B:施工质量计划 C:施工进度计划 D:施工资源需求计划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工程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时,应由()组织必要的专题论证。
A:施工单位 B:监理单位 C:建设单位 D:施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