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各部位的厚度不同,正常人心脏左心室壁最厚,右心室壁次之,心房壁最薄。
左心室壁厚度大约是
A:17~19mm B:15~17mm C:13~15mm D:11~13mm E:8~11mm
心脏各部位的厚度不同,正常人心脏左心室壁最厚,右心室壁次之,心房壁最薄。
右心室壁厚度大约是
A:左心室壁厚度的3/4 B:左心室壁厚度的1/2 C:左心室壁厚度的1/3 D:左心室壁厚度的1/4 E:左心室壁厚度的1/5
某男性患者,25岁,因胸痛、气短半年就诊。血压120/75mmHg,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厚度为20mm,左室后壁厚度为9mm,EF值为68%。临床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肥厚型)。患者的心电图如下图所示。

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异常Q波的特点是
A:多见于Ⅰ、aVL、V
~V
导联 B:可见于下壁导联及前壁导联 C:Q波深而窄,时限<0.04s D:出现Q波的导联T波往往直立 E:以上都是
某男性患者,50岁,乏力,活动后有胸痛症状,硝酸甘油治疗无效。在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X线示心影左缘明显突出,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PW)〉1.3,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
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鉴别点是
A:前者室间隔厚度明显大于后者 B:前者左心房明显增大 C:前者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厚,而后者正常 D:前者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PW)>1.3,后者IVS/LVPW<1.3 E:前者有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后者无
某男性患者,50岁,乏力,活动后有胸痛症状,硝酸甘油治疗无效。在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X线示心影左缘明显突出,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PW)〉1.3,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见的心肌肥厚部位是
A:左心室前壁 B:左心室侧壁 C:心尖部 D:室间隔上中部 E:室间隔下部
眼眶壁较厚的是( )
A:上壁 B:下壁 C:内侧壁 D:外侧壁 E:中壁
眼眶壁较厚的是( )
A:上壁 B:下壁 C:内侧壁 D:外侧壁 E:中壁
如果管道计算得出的壁厚小于最小采用壁厚,则应选用()。
A:计算得出的壁厚 B:大于最小采用壁厚值的壁厚 C:任意壁厚 D:最小采用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