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在电信市场开放前仅有一家全国性电话运营商A。市场开放后,新成立了一家全国性电话运营商B和一家区域性电话运营商C,产生了网间互联互通问题。对此,该国电信管制机构出台的有关规定主要有:(1)只要求运营商A向管制机构报批"互联规程",明确网间互联的程序,时限,互联点的数量,用于网间互联的交换机局址,提供或出租非捆绑网络元素的目录及费用等内容;(2)规定运营商A有义务向其他的运营商提供与网间互联有关的网络功能,设备配置的信息,以及与互联有关的管道(孔),杆线等通信设施的使用信息;(3)设定运营商A的网间接入价格上限;(4)运营商B,C有义务向电信运营商A提供与互联有关的网络功能,设备配置的计划和规划信息;(5)互联双方应当对对方提供的信息保密,并不得利用该信息从事与互联无关的活动。

该国电信管制机构制定的有关网间互联规定( )。

A:体现了网间互联的非歧视性原则 B:有助于防止运营商A采取阻碍竞争的行为 C:可能导致提升网间互联费 D:有利于促成网间互联协议的达成

某国在电信市场开放前仅有一家全国性电话运营商A。市场开放后,新成立了一家全国性电话运营商B和一家区域性电话运营商C,产生了网间互联互通问题。对此,该国电信管制机构出台的有关规定主要有:(1)只要求运营商A向管制机构报批"互联规程",明确网间互联的程序,时限,互联点的数量,用于网间互联的交换机局址,提供或出租非捆绑网络元素的目录及费用等内容;(2)规定运营商A有义务向其他的运营商提供与网间互联有关的网络功能,设备配置的信息,以及与互联有关的管道(孔),杆线等通信设施的使用信息;(3)设定运营商A的网间接入价格上限;(4)运营商B,C有义务向电信运营商A提供与互联有关的网络功能,设备配置的计划和规划信息;(5)互联双方应当对对方提供的信息保密,并不得利用该信息从事与互联无关的活动。

这些规定表明该国的电信网间互联管制实行( )。

A:对称管制 B:非对称管制 C:自由互联政策 D:对等互联政策

某国在电信市场开放前仅有一家全国性电话运营商A。市场开放后,新成立了一家全国性电话运营商B和一家区域性电话运营商C,产生了网间互联互通问题。对此,该国电信管制机构出台的有关规定主要有:(1)只要求运营商A向管制机构报批"互联规程",明确网间互联的程序,时限,互联点的数量,用于网间互联的交换机局址,提供或出租非捆绑网络元素的目录及费用等内容;(2)规定运营商A有义务向其他的运营商提供与网间互联有关的网络功能,设备配置的信息,以及与互联有关的管道(孔),杆线等通信设施的使用信息;(3)设定运营商A的网间接入价格上限;(4)运营商B,C有义务向电信运营商A提供与互联有关的网络功能,设备配置的计划和规划信息;(5)互联双方应当对对方提供的信息保密,并不得利用该信息从事与互联无关的活动。

前三条规定都针对运营商A制定,原因是( )。

A:运营商A控制了必备的基础设施 B:运营商A可在网间互联问题上采取多种阻碍竞争的措施 C:运营商A的网络成本高 D:保护运营商A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商业综合体地上二十六层、地下三层,建设用地面积8.95×104㎡,总建筑面积37.73×104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08×104㎡、地下建筑面积10.65×104 ㎡。该建筑地上一至三层设计为室内步行街,通过若干中庭互相连通。步行街建筑面积43411㎡,其中首层建筑面积15922 ㎡,步行街净宽约1 1~15m。 该建筑地下室主要使用性质为汽车库、机电设备用房、物业服务用房;首层(图3—42—1)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主力店、室内步行街和临街商铺;二、三层主要使用性质为室内步行街、百货、电玩、酒楼、歌舞厅;四至六层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酒楼、电影院;七至二十六层主要使用性质为五星级酒店。该建筑除室内步行街的防火分区划分、安全疏散以及部分疏散楼梯间在首层需借助室内步行街进行疏散等问题以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通过隔离室内步行街中的商业火灾荷载,限制室内步行街内部的火灾荷载。设置有效的火灾探测、自动灭火、防排烟等消防措施,将步行街设置为“临时安全区”,以解决步行街防火分区面积超大、借用步行街疏散等问题。

在设计火灾场景时,应考虑建筑的空间几何特征,合理确定火源在建筑物内的位置。在对人员疏散设施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时,依据火灾场景的选取原则,考虑建筑内可燃物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并同时考虑设定火灾对人员疏散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大,主要考虑火源附近(  )无法使用情况下火灾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A:安全出口 B:防火卷帘 C:消火栓 D:灭火器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商业综合体地上二十六层、地下三层,建设用地面积8.95×104㎡,总建筑面积37.73×104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08×104㎡、地下建筑面积10.65×104 ㎡。该建筑地上一至三层设计为室内步行街,通过若干中庭互相连通。步行街建筑面积43411㎡,其中首层建筑面积15922 ㎡,步行街净宽约1 1~15m。 该建筑地下室主要使用性质为汽车库、机电设备用房、物业服务用房;首层(图3—42—1)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主力店、室内步行街和临街商铺;二、三层主要使用性质为室内步行街、百货、电玩、酒楼、歌舞厅;四至六层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酒楼、电影院;七至二十六层主要使用性质为五星级酒店。该建筑除室内步行街的防火分区划分、安全疏散以及部分疏散楼梯间在首层需借助室内步行街进行疏散等问题以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通过隔离室内步行街中的商业火灾荷载,限制室内步行街内部的火灾荷载。设置有效的火灾探测、自动灭火、防排烟等消防措施,将步行街设置为“临时安全区”,以解决步行街防火分区面积超大、借用步行街疏散等问题。

对于从事性能化设计评估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描述错误的是(  )。

A: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B: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性能化设计评估专业技术人员、建筑防火、消防给水、防烟排烟、消防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各不少于1人 C: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从事本专业工作经历不少于5年 D:具有满足性能化设计评估需要的计算软件及计算设备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会展中心工程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24m,总建筑面积98000㎡,钢桁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该建筑一层层高12m,建筑面积85400㎡,主要使用性质为登录大厅、主会议厅、六个展览厅、厨房及设备用房;二层建筑面积12600㎡,主要使用性质为会议室及设备用房。该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特殊需要,共划分为15个防火分区。首层有10个防火分区(图3-43-1),二层有5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均大于5m。本项目中除防火分区划分、疏散设计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之外,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器材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本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为了解决登录大厅内部疏散距离过长、二层会议室楼梯在首层无直接对外出口的问题,将首层大、小展览厅之间的多条通道通过防火墙、防火卷帘分隔,火灾时自动加压送风构成安全疏散通道。针对展览厅防火分区面积扩大问题,通过提高烟控系统的设计水平,并经数值模拟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来解决。

结合该大型会展建筑的特点,请确定该类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的消防安全总目标,并确定两个主要目标。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会展中心工程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24m,总建筑面积98000㎡,钢桁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该建筑一层层高12m,建筑面积85400㎡,主要使用性质为登录大厅、主会议厅、六个展览厅、厨房及设备用房;二层建筑面积12600㎡,主要使用性质为会议室及设备用房。该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特殊需要,共划分为15个防火分区。首层有10个防火分区(图3-43-1),二层有5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均大于5m。本项目中除防火分区划分、疏散设计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之外,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器材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本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为了解决登录大厅内部疏散距离过长、二层会议室楼梯在首层无直接对外出口的问题,将首层大、小展览厅之间的多条通道通过防火墙、防火卷帘分隔,火灾时自动加压送风构成安全疏散通道。针对展览厅防火分区面积扩大问题,通过提高烟控系统的设计水平,并经数值模拟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来解决。

确定设定的火灾场景是指在建筑物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针对设定的消防安全设计目标,综合考虑火灾的可能性与潜在的后果,从可能的火灾场景中选择出供分析的火灾场景。选择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作为设定的火灾场景,考虑的因素包括(  )。

A:应根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设定的火灾场景 B:应考虑有代表性的火灾场景 C:应穷尽建筑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火灾场景 D:应选择火灾风险虽然较小但发生频率较高的火灾场景 E:应随机选择火灾场景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会展中心工程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24m,总建筑面积98000㎡,钢桁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该建筑一层层高12m,建筑面积85400㎡,主要使用性质为登录大厅、主会议厅、六个展览厅、厨房及设备用房;二层建筑面积12600㎡,主要使用性质为会议室及设备用房。该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特殊需要,共划分为15个防火分区。首层有10个防火分区(图3-43-1),二层有5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均大于5m。本项目中除防火分区划分、疏散设计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之外,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器材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本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为了解决登录大厅内部疏散距离过长、二层会议室楼梯在首层无直接对外出口的问题,将首层大、小展览厅之间的多条通道通过防火墙、防火卷帘分隔,火灾时自动加压送风构成安全疏散通道。针对展览厅防火分区面积扩大问题,通过提高烟控系统的设计水平,并经数值模拟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来解决。

性能化设计评估文件应包括的内容是(  )。

A: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B:执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遇到的问题,需要进行性能化设计评估的范围及必要性 C:营业执照副本、组织结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D:优化的消防设计方案 E:分析工具的源代码

某中型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由政府和一家民营企业共同投资兴建,并组建了建设班子(以下称建设单位),建设单位X把安装工程直接交予A公司承建(是否应进行公开招标)。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否定。之后,建设单位公开招标,选择安装单位。   招标文件明确规定,投标人必须具备机电工程总承包二级施工资质。   工程报价采用综合单价报价。   经资质预审后,共有A、B、C、D、E五家公司参与了投标。投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A公司提前一天递交了投标书;   B公司在前一天递交投标书后,在截止投标前10分钟,又递交了修改报价的资料;   D公司在表述密封时未按要求加盖法定代表人印章(废标书);   E公司未按招标文件要求的格式报价(废标书);   经评标委员会评定、建设单位确定,最终C公司中标,按合同范本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符合资格的5家公司投标,2家公司投的标书为废标,3家公司的标书有效,此次招标有效符合规定)   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开工后因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整体晚到,致使C公司延误工期10天,并造成窝工非及其他经济损失共计15万元;(建设方的原因)   C公司租赁的大型吊车因维修延误工期3天,经济损失3万元(施工方设备管理的原因);   因非标准件和钢结构制作及安装工程量变更,增加费用30万元;(设计变更)   施工过程中遇台风暴雨,C公司延误工期5天,并发生窝工费5万元,施工机具维修费5万元。(不可抗力)   事件二:非标件制作过程中,C公司对成品按要求做外观检查,检查对质检人员用放大镜观察了焊缝是否有咬边、夹渣、气孔、裂纹表明缺陷,并及时进行了修复。但建设单位要求用焊接检验尺进一步检查焊缝的缺陷。   问题:

  4. 用焊接检验尺主要检查焊接可能存在哪些缺陷?

某施工单位以EPC总承包模式中标一大型火电工程项目,总承包范围包括工程勘察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土建安装工程施工,直至验收交付生产。 按合同规定,该施工单位投保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险费由该施工单位承担。为了控制风险,施工单位组织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对主要风险采取风险规避等风险防范对策。根据风险控制要求,由于工期紧,正值雨季,采购设备数量多,价值高,施工单位对采购本合同工程的设备材料,根据海运、陆运、水运和空运等运输方式,投保运输一切险。在签订采购合同时明确由供应商负责购买并承担保费,按设备材料价格投保,保险区段为供应商仓库到现场交货为止。 施工单位成立了采购小组,组织编写了设备采购文件,开展设备招标,组织专家按照投标法的规定,进行设备采购评审,选择设备供应商,并签订供货合同。 220kV变压器安装完成后,电气试验人员按照交接试验标准规定,进行了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变压器极性和接线组别测试、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直流电阻测量、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测试等电气试验,监理检查认为变压器电气试验项目不够,应补充试验。 发电机定子到场后,施工单位按照施工作业文件要求,采用液压提升装置将定子吊装就位,发电机转子到场后,根据施工作业文件及厂家技术文件要求,进行了发电机转子穿装前的气密性试验,重点检查了转子密封情况,试验合格后,采用滑道式方法将转子穿装就位。

按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规定,220kV变压器的电气试验项目还有哪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