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示A,B点的剪力,正确的是( )。 
A:VA=VB=2P B:VA=VB=P C:VA=2P>VB=P D:VA=VB=0
患者男,26岁,外伤导致
冠部折断5个小时,
切端折断2mm左右,未穿髓,冷,热(+_),
冠中部折断,牙髓外露,X线显示
根尖部牙周膜增宽,根部均无动度。
如果患者的
折断部位于龈下平牙槽骨,
的龈缘对称,在行桩冠修复前最好采取
A:正畸牵引术以增加箍效应 B:纤维桩加树脂核以增加密合性 C:牙龈环切术以增加临床牙冠的长度 D:铸造桩冠以增加抗折性 E:去除牙槽骨以增加临床牙冠的长度
某男性患者,59岁,
缺失,余留牙均健康
根据肯氏分类,该患者属于
A:第一类第一亚类 B:第一类第二亚类 C:第二类第一亚类 D:第二类第二亚类 E:第四类第一亚类
某男性患者,59岁,
缺失,余留牙均健康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应该选择
A:
B:
C:
D:
E:
某男性患者,59岁,
缺失,余留牙均健康
上设置的固位体是
A:双臂卡环 B:三臂卡环 C:回力卡环 D:圈形卡环 E:RPI卡环
某男性患者,59岁,
缺失,余留牙均健康
如果大连接体采用舌杆,该患者下牙槽突舌侧形态为斜坡形,则舌杆与黏膜的关系是
A:紧密贴合 B:轻微接触 C:离开0.1~0.2mm D:离开0.3~0.5mm E:离开0.6~0.8mm
对4种食品抽样进行真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用χ
检验比较4种食品的真菌检出率,宜选用的公式是
A:
B:
C:
D:
E:
某医生欲了解A、B两药治疗某病的疗效有无差别,将某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A、B两药治疗一个疗程,测得治疗前后的血沉(mm/h),见下表(假定A、B两药治疗前后的血沉之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 
欲分别比较A、B两药是否有效,宜采用
A:χ
检验 B:配对t检验 C:成组t检验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某医生欲了解A、B两药治疗某病的疗效有无差别,将某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A、B两药治疗一个疗程,测得治疗前后的血沉(mm/h),见下表(假定A、B两药治疗前后的血沉之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 
欲比较A、B两药疗效是否有差别,设计类型和资料类型分别是
A:配对,分类 B:配对,定量 C:成组,分类 D:成组,定量 E:区组,定量
某医生欲了解A、B两药治疗某病的疗效有无差别,将某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A、B两药治疗一个疗程,测得治疗前后的血沉(mm/h),见下表(假定A、B两药治疗前后的血沉之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 
欲比较A、B两药疗效是否有差别,宜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A:χ
检验 B:配对t检验 C:成组t检验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