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患者,56岁,双侧
游离缺失,余牙正常。设计
近中隙卡,
RPI卡环,后腭杆连接。
设计加强带的宽度不正确的是
A:足够的强度,防止支架折断 B:足以克服应力作用而不产生变形 C:宽度在1.5~2.0mm D:厚度在0.7~1.0mm E:宽度在0.3~0.4mm
某男性患者,56岁,双侧
游离缺失,余牙正常。设计
近中隙卡,
RPI卡环,后腭杆连接。
加强带的主要作用是
A:防止支架折断 B:防止义齿下沉 C:增加义齿固位 D:保持义齿在口腔内的正常位置 E:减少义齿受力时对基牙的损害
某男性患者,56岁,双侧
游离缺失,余牙正常。设计
近中隙卡,
RPI卡环,后腭杆连接。
关于加强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指外阶台 B:宽度越窄越好 C:表面越光滑越好 D:表面应属高度抛光的磨光面 E:是与网状连接体相连接的,并被包绕在塑料内的条状金属部分
某男性患者,56岁,双侧
游离缺失,余牙正常。设计
近中隙卡,
RPI卡环,后腭杆连接。
钴铬合金后腭杆的最厚部应位于
A:杆前缘 B:杆后缘 C:杆的两端 D:杆的中间 E:杆的一端
某女性患者,33岁,
缺失,
单端固定桥(无
),戴2年余,近期自觉基牙松动,冷热疼痛不适,查:
松动Ⅰ度,固位体
面穿孔,深龋洞,边缘不密合,牙龈充血,红肿
牙龈发炎的原因是
A:基牙受力过大 B:牙冠过大 C:固体位
面形态欠佳 D:固位体边缘与基牙不密合 E:以上都对
某女性患者,33岁,
缺失,
单端固定桥(无
),戴2年余,近期自觉基牙松动,冷热疼痛不适,查:
松动Ⅰ度,固位体
面穿孔,深龋洞,边缘不密合,牙龈充血,红肿
应如何处理
A:拆除固定桥 B:牙周上药 C:服用消炎药 D:全口洁治 E:不处理
某女性患者,69岁,头痛、恶心2周,加重2d。头CT显示如下图。

关于该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病变与脑实质边界不清,跨越大脑镰提示病变位于轴内 B:病变密度较高,提示内部伴发出血 C:病变邻近颅骨可见骨质肥厚,支持病变位于轴外 D:病变形态不规则,周围水肿明显,支持病变位于轴外 E: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增强检查 F:CT平扫可以评价病变与硬脑膜的关系
某女性患者,69岁,头痛、恶心2周,加重2d。头CT显示如下图。

可能的诊断是 ( 提示 头颅CT增强及CT灌注成像(脑血流量及表面渗透值明显升高)显示如下图。)
A:脑膜瘤 B:成胶质细胞瘤 C:少枝胶质细胞瘤 D:节细胞胶质瘤 E: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F:室管膜瘤
某女性患者,69岁,头痛、恶心2周,加重2d。头CT显示如下图。

可能的诊断为 ( 提示 进一步MRI检查显示如下图。)
A:脑膜瘤 B:成胶质细胞瘤 C:少枝胶质细胞瘤 D:节细胞胶质瘤 E: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F:室管膜瘤
某女性患者,69岁,头痛、恶心2周,加重2d。头CT显示如下图。

CT、MR支持病变位于轴外的征象是
A:病变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 B:病变邻近的蛛网膜下腔增宽 C:病变呈等T1等T2信号影 D:大脑镰可见明显强化,CBV及PS明显升高 E:病变周围水肿明显 F:病变占位效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