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固定桥修复3个月牙龈红肿疼痛就诊。检查见龈缘组织充血,水肿,触痛,探针易出血,叩痛(-)

可能的诊断是

A:龈缘炎 B:牙周炎 C:牙髓炎 D:根尖周炎 E:以上都是不是

患者因固定桥修复3个月牙龈红肿疼痛就诊。检查见龈缘组织充血,水肿,触痛,探针易出血,叩痛(-)

其原因可能是,除了

A:修复体边缘过长 B:修复体牙冠突度不良 C:食物嵌塞 D:咬合早接触 E:修复体边缘抛光不良

患者因固定桥修复3个月牙龈红肿疼痛就诊。检查见龈缘组织充血,水肿,触痛,探针易出血,叩痛(-)

治疗方法是,除了

A:局部冲洗,消炎止痛 B:扩展外展隙 C:症状不缓解,拆除修复体重做 D:调磨对合尖锐颊尖 E:开髓引流

某男性患者,51岁,.缺失,5年前曾在诊所行单端固定桥修复,现诉:松动疼痛检查,锤造开面冠,作为单端固定桥的固位体。开面冠边缘与颈缘有间隙。牙龈区红肿,探诊易出血。Ⅰ~Ⅱ度松动,叩(+)。

对该患者的正确处理是

A:局部上药后,观察 B:全身用药后,观察 C:拆除固定桥,对进行治疗 D:面开髓,对其进行治疗 E:以上均可

某男性患者,51岁,.缺失,5年前曾在诊所行单端固定桥修复,现诉:松动疼痛检查,锤造开面冠,作为单端固定桥的固位体。开面冠边缘与颈缘有间隙。牙龈区红肿,探诊易出血。Ⅰ~Ⅱ度松动,叩(+)。

若经治疗后,Ⅰ度松动。最佳固定义齿修复方案是

A:固定桥 B:固定桥 C:单端固定桥 D:固定桥 E:堕单端固定桥

某男性患者,36岁,缺失,做基牙,设计弯制间隙卡环

间隙卡连接体末端的要求是

A:不进入缺牙间隙 B:止于对侧前磨牙处 C:进入前缺牙间隙并超过下前牙咬合着力点 D:进入缺牙间隙但是不超过下前牙咬合着力点 E:以上都不对

某男性患者,36岁,缺失,做基牙,设计弯制间隙卡环

卡环连接体的作用和弯制方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连接体将卡环与基托连接成一整体 B:连接体具有加强义齿的作用 C:连接体应分布合理 D:卡环的连接体应互相重叠i加强义齿抗折能力 E:卡环连接体与支托连接体平行,然后横跨,形成网状结构

某女性患者,33岁,单端固定桥(无)戴用2年余,近期自觉基牙松动,冷热痛不适,查:松动,固位体面穿孔,深龋洞,边缘不密合,牙龈充血,红肿

若对合为可摘局部义齿,再修复的设计应为

A:治疗后,活动修复的设计应为 B:治疗后,以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C:治疗后,以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D:治疗后,以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E:不修复

某女性患者,68岁,心悸、多汗2年,曾不规律服用甲巯咪唑半年,症状缓解不佳。目前:ECG:不正常心电图,房颤。内分泌科建议I治疗。甲功生化:FT:5.6pg/ml(1.8~4.1);FT4:2.1ng/dl(0.81~1.7),TSH:0.01μIU/ml。来核医学科行甲状腺吸I率测定。甲状腺I摄取率测定,2小时吸碘率为15%,24小时吸碘率为27%。

触诊发现甲状腺右叶下极可触及3cm左右结节,质软,无触痛,活动度可。进一步考虑做下列检查,但应除外

A:甲状腺B超 B:TRAb C:TPOAb、TgAb D:甲状腺高锝[Tc]酸盐显像 E:F-FDG PET显像

某女性患者,68岁,心悸、多汗2年,曾不规律服用甲巯咪唑半年,症状缓解不佳。目前:ECG:不正常心电图,房颤。内分泌科建议I治疗。甲功生化:FT:5.6pg/ml(1.8~4.1);FT4:2.1ng/dl(0.81~1.7),TSH:0.01μIU/ml。来核医学科行甲状腺吸I率测定。甲状腺I摄取率测定,2小时吸碘率为15%,24小时吸碘率为27%。

病人TRAb:5IU/ml(<13);TPOAb:10IU/ml(<34);TgAb:11.3IU/ml(<115)。B超示甲状腺右叶下极3.1cm×2.1cm低回声结节,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伴囊性改变,CDFI:结节内部血流丰富,周边血流环绕,内部血流穿入规则,提示滤泡病变。其甲状腺显像可能为

A:甲状腺右叶下极"冷"结节 B:甲状腺右叶下极"凉"结节 C:甲状腺右叶下极"热"结节 D:甲状腺右叶下极"温"结节 E:甲状腺显像未见异常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