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某中学拟建一栋6层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及竖向均规则。各层层高均为3.4m,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为0.45m。建筑场地类别为I2类。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解答。

下列关于对该教学楼抗震设计的要求,其中何项正确?说明理由。

A:按9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一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B:按9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二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C: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一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D: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二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下列关于抗震墙结构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要求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较长的抗震墙宜设置跨高比大于6的连梁形成洞口,将一道抗震墙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 B:墙肢的长度沿结构全高不宜有突变 C: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 D:抗震墙有较大洞口时,洞口宜上下对齐

关于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厚度和边框设置,下列哪一项要求是错误的?( )

A: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 B:有端柱时,墙体在楼盖处宜设置暗梁 C: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D: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和紧靠抗震墙洞口的端柱宜按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

抗震规范规定了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柱子轴压比限值,这是为了( )。

A:增加柱子在地震时的安全度 B:使柱子的破坏形式和变形能力符合抗震要求 C:减少柱子的配筋量 D:防止柱子在地震时的纵向屈曲

 用生物信息学来研究,预测蛋白质结构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研究手段。蛋白质结构有不同层次上的定义。

蛋白质初级结构指的是

A:多肽链中线性的氨基酸残基序列 B: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 C:结构域在三维空间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形成 D:由几条具有三级结构的肽链组成 E: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和结构域

抗震结构的概念设计考虑的因素有( )。

A: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避开不利的场地 B:建筑物形状力求简单、规则,平面上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靠近,以避免地震时发生扭转和应力集中而形成薄弱部位 C:选择技术先进又经济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地震力的传递路线合理明确,并有多道抗震防线 D: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并使结构和连接部位具有较好的延性 E:非结构构件与承重结构的连接要满足一般的技术要求

抗震规范规定了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柱子轴压比限值,这是为了列中何项

A:减少柱子的配筋量 B:增加柱子在地震时的安全度 C:使柱子的破坏形式和变形能力符合抗震要求 D:防止柱子在地震时的纵向屈曲

下列对有抗震要求的单层礼堂的结构布置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大厅与前、后厅之间应设抗震缝 B:基本烈度为9度时,大厅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C:大厅柱顶标高处应设置现浇圈梁 D:山墙应沿屋面设置钢筋混凝土卧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