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泥厂年产水泥100万吨,每吨水泥的成本为9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消耗和稳定产量,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需耗资800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水泥的成本降低至850元,环境污染问题,消耗过高问题和产量不稳问题,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若该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方案优化选择,可采用( )。
A:ABC分析法 B:投资回收期法 C:效益成本分析法 D: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某水泥厂年产水泥100万吨,每吨水泥的成本为9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消耗和稳定产量,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需耗资800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水泥的成本降低至850元,环境污染问题,消耗过高问题和产量不稳问题,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该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后,年经济效益可达( )万元。
A:2200 B:2510 C:2600 D:3000
某水泥厂年产水泥100万吨,每吨水泥的成本为9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消耗和稳定产量,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需耗资800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水泥的成本降低至850元,环境污染问题,消耗过高问题和产量不稳问题,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该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时,分析的核心是( ) 。
A:技术是否适用 B:获取技术的成本是否最低 C:技术是否最先进 D:获取技术的难度是否最低
某水泥生产企业年产水泥55x10
t,有四台同为φ2.2x10m的机械立窑,年产水泥30x10
t,其中两台机械化立窑生产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另两台机械立窑生产运行不正常,粉尘超标排放;另有一台普通干法回转窑,年产水泥25x10
t,该窑生产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 该企业拟实施技术改造,计划淘汰两台运行不稳定的立窑,异地建设一条4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窑的煅烧温度在1300~1450℃,年燃煤消耗量25x10
t,由燃料公司供应,煤的含硫量小于1%。 水泥生产中不直接产生生产废水,所排废水主要是间接冷却循环水,水质较好。生产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都可回用,拟建工程废水不外排,所需员工由该企业统一调配,不增加新职工。 拟建工程石灰石原料需求量为4000t/d。采自新开发的石灰石矿山。该矿区地处深山丘陵区,人烟稀少,区内植被良好,以灌木为主,植被覆盖率达60%。矿区无地表水,也无地下水出露。矿山石灰石质量一般,采剥比1:0.25,废土排弃量大,临近矿区NW方向12km处有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矿区位于厂址w方向相距约18km,石灰石运输采用公路汽车运输。需修建运矿公路,该公路穿越微丘陵区,区内土薄植被少,未发现稀有物种和国家保护动,植物,沿途有村庄分布。 厂址现为农田,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厂区周边500m范围内无村庄分布,符合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位于厂址WS和w方向2km处分别有王各庄和陈各庄,县城在厂址N向20km,N向6km还有中心学校一座,在校师生近600名,在SE方向9km处有一温泉度假村。 该区域四季分明,常年风向见风玫瑰图(图1)。 
根据国家水泥工业"上大改小"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政策应该关停( )。
A:粉尘超标排放的两台机械化立窑 B:普通干法回转窑 C:粉尘超标排放的两台机械化立窑和普通干法回转窑 D:四台机械化立窑 E:四台机械化立窑和普通干法回转窑
某水泥生产企业年产水泥55x10
t,有四台同为φ2.2x10m的机械立窑,年产水泥30x10
t,其中两台机械化立窑生产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另两台机械立窑生产运行不正常,粉尘超标排放;另有一台普通干法回转窑,年产水泥25x10
t,该窑生产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 该企业拟实施技术改造,计划淘汰两台运行不稳定的立窑,异地建设一条4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窑的煅烧温度在1300~1450℃,年燃煤消耗量25x10
t,由燃料公司供应,煤的含硫量小于1%。 水泥生产中不直接产生生产废水,所排废水主要是间接冷却循环水,水质较好。生产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都可回用,拟建工程废水不外排,所需员工由该企业统一调配,不增加新职工。 拟建工程石灰石原料需求量为4000t/d。采自新开发的石灰石矿山。该矿区地处深山丘陵区,人烟稀少,区内植被良好,以灌木为主,植被覆盖率达60%。矿区无地表水,也无地下水出露。矿山石灰石质量一般,采剥比1:0.25,废土排弃量大,临近矿区NW方向12km处有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矿区位于厂址w方向相距约18km,石灰石运输采用公路汽车运输。需修建运矿公路,该公路穿越微丘陵区,区内土薄植被少,未发现稀有物种和国家保护动,植物,沿途有村庄分布。 厂址现为农田,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厂区周边500m范围内无村庄分布,符合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位于厂址WS和w方向2km处分别有王各庄和陈各庄,县城在厂址N向20km,N向6km还有中心学校一座,在校师生近600名,在SE方向9km处有一温泉度假村。 该区域四季分明,常年风向见风玫瑰图(图1)。 
水泥生产线有组织排尘点均设有除尘器。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中,颗粒物影响的预测因子为( )。
A:降尘 B:烟尘 C:煤尘 D:总悬浮物颗粒物(TSP) E:可吸入颗粒物(PM
)
某水泥生产企业年产水泥55x10
t,有四台同为φ2.2x10m的机械立窑,年产水泥30x10
t,其中两台机械化立窑生产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另两台机械立窑生产运行不正常,粉尘超标排放;另有一台普通干法回转窑,年产水泥25x10
t,该窑生产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 该企业拟实施技术改造,计划淘汰两台运行不稳定的立窑,异地建设一条4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窑的煅烧温度在1300~1450℃,年燃煤消耗量25x10
t,由燃料公司供应,煤的含硫量小于1%。 水泥生产中不直接产生生产废水,所排废水主要是间接冷却循环水,水质较好。生产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都可回用,拟建工程废水不外排,所需员工由该企业统一调配,不增加新职工。 拟建工程石灰石原料需求量为4000t/d。采自新开发的石灰石矿山。该矿区地处深山丘陵区,人烟稀少,区内植被良好,以灌木为主,植被覆盖率达60%。矿区无地表水,也无地下水出露。矿山石灰石质量一般,采剥比1:0.25,废土排弃量大,临近矿区NW方向12km处有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矿区位于厂址w方向相距约18km,石灰石运输采用公路汽车运输。需修建运矿公路,该公路穿越微丘陵区,区内土薄植被少,未发现稀有物种和国家保护动,植物,沿途有村庄分布。 厂址现为农田,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厂区周边500m范围内无村庄分布,符合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位于厂址WS和w方向2km处分别有王各庄和陈各庄,县城在厂址N向20km,N向6km还有中心学校一座,在校师生近600名,在SE方向9km处有一温泉度假村。 该区域四季分明,常年风向见风玫瑰图(图1)。 
本技改工程水泥生产厂区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监测( )。
A:厂区外排废水中污染物浓度 B:厂界噪声 C:厂区废气中污染物浓度 D:除尘设备效率 E:污染物排放总量
水泥稳定类的水泥剂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但设计水泥剂量宜按配合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
A:集中厂拌法宜增加0.5% B:路拌法宜增加1.5% C:集中厂拌法宜增加0.8% D:路拌法宜增加1%
某一级建筑施工企业本月15日开始编制下个月的材料供应计划。本月16日查库时水泥库存量为20t,现场库存为25t,至本月底尚有30t水泥按合同的约定到货。本月平均日耗用水泥4t,预计下月平均每日需用水泥比本月每日需用量增加25%,水泥平均供应期间隔天数为11天,保险储备天数为3d,验收入库需要1天,月工作日按30d计算。
请根据背景资料完成相应选项。
若该企业施工现场试拌调制主体结构混凝土时,发现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较差,应采用()的措施。
A:增加砂率 B:减少砂率 C:增加石子 D:增加水泥用量
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数量增加,则()
A:拌合物流动性减小 B:水泥浆量增减与流动性无关 C:拌合物流动性增大 D:拌合物稠度增大
增加水泥土墙挡土能力的技术措施有( )。
A:提高水泥标号 B:制成拱形 C:加筋 D:增加墙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