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共安装6台机组(5用1备),设计流量为36m3/s,总装机功率2700kw,泵站采用射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某施工企业承担该项目施工,签约合同价为2900万元,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确定的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音、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为95%;   (2)新员工上岗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4)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按章变压器1台;   (2)泵室基坑深7.5m,坡比1:2土方采用明挖施工;   (3)泵室墩墙、电机层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   事件三:项目监理部编制了监理规划,其中涉及本单位安全责任的部分内容如下:   (1)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工程监理;   (2)工程施工前认真履行有关文件的审查义务;   (3)施工过程中履行代表项目法人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义务。

事件一中,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哪三级?指出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中的不妥之处,并纠正。

三级教育分别为“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  (1)扬尘、噪音、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为100%;   (2)新员工上岗三级安全教育率100%;

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共安装6台机组(5用1备),设计流量为36m3/s,总装机功率2700kw,泵站采用射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某施工企业承担该项目施工,签约合同价为2900万元,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确定的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音、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为95%;   (2)新员工上岗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4)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按章变压器1台;   (2)泵室基坑深7.5m,坡比1:2土方采用明挖施工;   (3)泵室墩墙、电机层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   事件三:项目监理部编制了监理规划,其中涉及本单位安全责任的部分内容如下:   (1)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工程监理;   (2)工程施工前认真履行有关文件的审查义务;   (3)施工过程中履行代表项目法人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义务。

指出事件2中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部位(或设备)?

变压器、土方开挖、脚手架工程、塔式起重机(参考P214)

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共安装6台机组(5用1备),设计流量为36m3/s,总装机功率2700kw,泵站采用射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某施工企业承担该项目施工,签约合同价为2900万元,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确定的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音、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为95%;   (2)新员工上岗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4)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按章变压器1台;   (2)泵室基坑深7.5m,坡比1:2土方采用明挖施工;   (3)泵室墩墙、电机层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   事件三:项目监理部编制了监理规划,其中涉及本单位安全责任的部分内容如下:   (1)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工程监理;   (2)工程施工前认真履行有关文件的审查义务;   (3)施工过程中履行代表项目法人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义务。

事件3中,监理单位代表项目法人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义务包括哪些方面?

1)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及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2)审查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3)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核查施工机械和设施的安全许可验收手续;   4)应巡视检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   5)发现工程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时,应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时,应签发工程暂停令,并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背景资料   某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建筑总高58m,玻璃幕墙外立面,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基坑挖土深度为8m,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8m,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体系。   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发现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清单内列有塔吊安装拆除,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外脚手架工程。监理工程师要求补充完善清单内容。   事件二:项目专职安全员在安全“三违”巡视检查时,发现人工拆除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施工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有违章作业现象,要求立即停止拆除作业。   事件三:施工员在楼层悬挑式钢质卸料平台安装技术交底中,要求使用卡环进行钢平台吊运与安装,并在卸料平台三个侧边设置1200mm高的固定式安全防护栏杆架子工对此提出异议。   事件四: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塔吊倒塌事故,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按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等派出的相关人员组成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施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组移交的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问题:

事件一中。按照《危险性较大的部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规定,本工程还应单独编制哪些专项施工方案?

专项方案有:1)基坑支护;2)降水工程;3)土方开挖工程;4)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5)建筑幕墙安装工程;6)吊篮脚手架工程;7)内支撑拆除;

某工程,实施工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一批工程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审查了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了检验,确认材料合格后,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署意见后,连同质量证明文件一起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事件2:工程开工后不久,施工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离职,致使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工作由项目副经理负责。 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时发现,其《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仅附有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类似工程业绩,随即要求施工 单位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事件4:施工单位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地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且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便立刻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施工单位解释:为保证施工工期,调整了原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顺序,保证不存在安全问题。总监理工程师现场察看后认可施工单位的解释,故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措施。结果,由上述隐患导致发生了安全事故。 问题:

指出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不妥之处:应该是材料进场后,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原材料报验单,向监理工程师报验,监理工程师根据合同约定,对该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者做平行检验,合格后,才能够同意使用。

某工程,实施工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一批工程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审查了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了检验,确认材料合格后,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署意见后,连同质量证明文件一起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事件2:工程开工后不久,施工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离职,致使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工作由项目副经理负责。 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时发现,其《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仅附有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类似工程业绩,随即要求施工 单位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事件4:施工单位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地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且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便立刻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施工单位解释:为保证施工工期,调整了原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顺序,保证不存在安全问题。总监理工程师现场察看后认可施工单位的解释,故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措施。结果,由上述隐患导致发生了安全事故。 问题:

事件3中,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哪些资格证明材料?

还要补充的材料为:资质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分包单位项目经理授权书、安全生产协议、分包合同。

背景资料 某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x108m3,电站装机容量6.0MW,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90.3米,灌溉引水洞引水流量45m3/s,溢洪道控制段共5孔,每孔净宽15米,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等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核查。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对各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分别进行了辨识和评价,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部分单位工程危险性大小值及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如下: 主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240,可能造成10-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0-3000万元; 副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12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300万元; 溢洪道:危险性大小值D为270,可能造成3-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400万; 引水洞:危险性大小值D为54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1500万元; 事件三:电站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措施计划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有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基坑采用明挖施工,开挖深度9.5米,下部岩石采用爆破作业,规定每次装药量不得大于50kg,雷雨天气禁止爆破作业; (3)电站厂房墩墙采用落地式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墩墙最大高度26m;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每次混凝土运输量不超过6m3,并要求风力超过7级暂停施工。

指出本水库枢纽工程的等别、电站主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的级别,以及本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的建造师级别。

背景资料 某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x108m3,电站装机容量6.0MW,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90.3米,灌溉引水洞引水流量45m3/s,溢洪道控制段共5孔,每孔净宽15米,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等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核查。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对各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分别进行了辨识和评价,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部分单位工程危险性大小值及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如下: 主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240,可能造成10-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0-3000万元; 副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12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300万元; 溢洪道:危险性大小值D为270,可能造成3-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400万; 引水洞:危险性大小值D为54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1500万元; 事件三:电站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措施计划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有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基坑采用明挖施工,开挖深度9.5米,下部岩石采用爆破作业,规定每次装药量不得大于50kg,雷雨天气禁止爆破作业; (3)电站厂房墩墙采用落地式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墩墙最大高度26m;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每次混凝土运输量不超过6m3,并要求风力超过7级暂停施工。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6号)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说明事件一中“三类人员”和“三同时”所代表的具体内容

背景资料 某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x108m3,电站装机容量6.0MW,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90.3米,灌溉引水洞引水流量45m3/s,溢洪道控制段共5孔,每孔净宽15米,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等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核查。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对各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分别进行了辨识和评价,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部分单位工程危险性大小值及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如下: 主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240,可能造成10-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0-3000万元; 副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12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300万元; 溢洪道:危险性大小值D为270,可能造成3-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400万; 引水洞:危险性大小值D为54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1500万元; 事件三:电站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措施计划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有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基坑采用明挖施工,开挖深度9.5米,下部岩石采用爆破作业,规定每次装药量不得大于50kg,雷雨天气禁止爆破作业; (3)电站厂房墩墙采用落地式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墩墙最大高度26m;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每次混凝土运输量不超过6m3,并要求风力超过7级暂停施工。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几级。根据事件二的评价结果分别说明主坝、副坝、溢洪道、引水洞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级别。

背景资料 某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x108m3,电站装机容量6.0MW,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90.3米,灌溉引水洞引水流量45m3/s,溢洪道控制段共5孔,每孔净宽15米,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等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核查。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对各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分别进行了辨识和评价,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部分单位工程危险性大小值及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如下: 主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240,可能造成10-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0-3000万元; 副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12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300万元; 溢洪道:危险性大小值D为270,可能造成3-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400万; 引水洞:危险性大小值D为54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1500万元; 事件三:电站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措施计划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有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基坑采用明挖施工,开挖深度9.5米,下部岩石采用爆破作业,规定每次装药量不得大于50kg,雷雨天气禁止爆破作业; (3)电站厂房墩墙采用落地式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墩墙最大高度26m;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每次混凝土运输量不超过6m3,并要求风力超过7级暂停施工。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在事件三涉及的生产、施工作业中,宜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价对象的有哪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