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化工企业,位于某县某镇,公司占地面积3万㎡,建筑面积1万㎡,从业人员320人。某年8月31日,该公司的一个分厂,在一号反应釜合成间硝基苯甲醚时,反应釜发生爆炸,反应釜上部的搅拌电机及一些附属设施飞离反应釜,釜内的化学物质喷出引起爆燃,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9.4万元。经查明,该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8月31日当天的中试过程中,在反应釜内压力接近工艺规定控制值的情况下,当班工人继续加大投料量,但没有向釜内盘管通冷却水和及时加入足够的氧气量控制釜内物质反应速度和温度,导致釜内压力急剧升高发生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该公司间硝基苯甲醚中试方案技术措施不周全,未及时从工艺,设备和操作上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二是公司有关人员未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三是该公司未按规定认真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未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在安全评价过程中采用道化法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分为( )。
A:设备控制 B:工艺控制 C:安全管理 D:物质隔离 E:防火措施
案例五
背景资料
某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为市郊的热电站二期2×330WM凝汽式机组向城区集中供热及配套管网,工艺流程如图5。业主通过招标与A公司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工期为12个月。
图5 工艺流程示意图
公用管网敷设采用闭式双管制,以电站热计量表井为界,一组高温水供热管网16km,二级供热管网9km,沿线新建6座隔压换热站,隔压站出口与原城市一级管网连接。
针对公用管网施工,A公司以质量和案例为重点进行控制策划,置顶危险性较大的分不分项目工程清单及安全技术措施,确定主要方案的施工技术方法包括:管道预制、保温及外护管工厂化生产;现场施焊采取氩弧焊打底,自动焊填充,手工焊盖面;直埋保温管道无补偿电预热安装;管网穿越干渠暗挖施工,穿越河流架空施工,穿越干道管施工;管道清洗采用密闭循环水力冲洗方式等。其中,施工装备全位置自动焊机和大容量电加热装置是A公司与厂家联合研发的新设备。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下列情况:
现场用电申请已办理,但地处较偏僻的管道分段电预热超市政网负荷,为不影响工程进度,A公司自行决定租用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解决电网负荷不足问题,被供电部门制止。
330MW机组轴系对轮中心初找正后,为缩短机组安装工期,钳工班组提出通过提高中调整精度等级,在基础二次灌浆前的工序阶段,一行行对轮中心进行复查和找正,被A公司否定。
公用管网焊接过程中,发现部分焊工的焊缝不稳定,经无损检测结果分析,主要缺陷是气孔数量超标。A公司排除焊工操作和焊接设备影响因素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质量预控措施。
问题:
5.针对气孔数量超标缺陷,A公司在管道焊接过程中应采取哪些质量预控措施?
(1)进行焊材烘干;(2)噢诶被焊条保温桶;(3)采取防风措施;(4)控制氩气纯度;(5)焊接前进行预热;(6)雨、雾天气禁止施焊
防止振动危害的最根本性措施是()。
A:制定合理的卫生标准 B:进行工艺改革避免接触振动体 C:建立合理劳动休息制度 D:采取隔振减振措施 E: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下列选项中,关于预防局部振动病应采取的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工艺或设备或采取隔振措施 B:对振动工具的重量、频率和振幅等做必要的限制,或间歇地使用振动工具 C:保证作业场所的温度,使室温控制在16℃左右 D:做好个人防护,操作时应使用防振手套,振动工具外加防振垫,以减少振动
下列选项中,关于预防局部振动病应采取的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工艺或设备或采取隔振措施 B:对振动工具的重量、频率和振幅等做必要的限制,或间歇地使用振动工具 C:保证作业场所的温度,使室温控制在16℃左右 D:做好个人防护,操作时应使用防振手套,振动工具外加防振垫,以减少振动
下列选项中,关于预防局部振动病应采取的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工艺或设备或采取隔振措施 B:对振动工具的重量、频率和振幅等做必要的限制,或间歇地使用振动工具 C:保证作业场所的温度,使室温控制在16℃左右 D:做好个人防护,操作时应使用防振手套,振动工具外加防振垫,以减少振动
下列选项中,关于预防局部振动病应采取的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工艺或设备或采取隔振措施 B:对振动工具的重量、频率和振幅等做必要的限制,或间歇地使用振动工具 C:保证作业场所的温度,使室温控制在16℃左右 D:做好个人防护,操作时应使用防振手套,振动工具外加防振垫,以减少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