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高层钢结构工程,建筑面积28000m2,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外围护结构为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外罐保温材料为新型保温材料;屋面为现烧钢筋混凝土板,防水等级为1级。采用卷材防水。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钢结构安装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钢构件现场堆放存在问题。现场堆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够完善。劳动力进场情况不符合要求,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事件二:施工中,施工单位对幕墙与各楼层楼板间的缝隙防火隔离处理进行了检查,对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平面变形性能等有关安全和功能检测项目进行了见证取样或抽样检查。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屋面卷材防水进行了检查,法线屋面女儿墙墙根处等部位的防水做法存在问题(节点施工做法图示如下,责令施工单位整改   事件四:工程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工程部分验收。

1:事件一中,高层钢结构安装前现场的施工准备还应检查哪些工作?钢构件现场堆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准备工作:包括钢构件预检和配套、定位轴线及标高和地脚螺栓的检查(钢构件现场堆放、安装机械的选择、安装流水段的划分和安装顺序的确定、劳动力的进场等。)   2)钢构件现场堆放的基本条件(超教材):场地硬化;平整;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场地长宽尺寸满足起吊;干燥;高出室外地面一定高度;防潮;有排水措施;垫木等;下雨时的覆盖材料;

背景资料   某高层钢结构工程,建筑面积28000m2,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外围护结构为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外罐保温材料为新型保温材料;屋面为现烧钢筋混凝土板,防水等级为1级。采用卷材防水。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钢结构安装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钢构件现场堆放存在问题。现场堆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够完善。劳动力进场情况不符合要求,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事件二:施工中,施工单位对幕墙与各楼层楼板间的缝隙防火隔离处理进行了检查,对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平面变形性能等有关安全和功能检测项目进行了见证取样或抽样检查。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屋面卷材防水进行了检查,法线屋面女儿墙墙根处等部位的防水做法存在问题(节点施工做法图示如下,责令施工单位整改   事件四:工程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工程部分验收。

  3:事件三中,指出防水节点施工图做法图示中的错误?

  错误:  1)防水层高度200(250);  2)阴角直角(应为圆弧形)  3)现浇混凝土楼板与保温层一起(中间设置隔离层)  4)防水层只设一道( Ⅰ级 防水设两道防水)  5)防水附加层没有(防水层下设置附加层)  6)现浇砼楼板与保温层之间没有隔离层  7)立面防水层收头没有处理(金属压条钉压,密封材料封严)

临南段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河道总长约5km,涉及河道底宽150m,边坡1:4,底高程7.90~8.07m。该河道疏浚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包含7个分部工程(河道疏浚水下方为5个分部工程,排泥场围堰和退水口各1个分部工程)。其中排泥场围堰按3级提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该工程于2012年10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底完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项目法人向主管部门提交本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事件2:排泥场围堰某部位围堰存在坑塘,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削坡后,再分层填筑施工,如图4所示。   事件3:河道疏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某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如表4所示。   事件4:排泥场围堰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其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了备案。   事件5:本工程建设项目于2013年12月底按期完工。2015年5月,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按规定提交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该报告确定本工程项目质量等级为优良。图4 围堰横断面分层填筑示意图   表4 河道疏浚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指出并改正事件2中图4中坑塘部位在清基、削坡、分层填筑方面的不妥之处。

清基削坡坡度不正确,填筑顺序不正确。   堤防工程填筑作业符合要求:   (1)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特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   (2)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配备人员或平土机具参与整平作业,严禁出现界沟。

临南段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河道总长约5km,涉及河道底宽150m,边坡1:4,底高程7.90~8.07m。该河道疏浚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包含7个分部工程(河道疏浚水下方为5个分部工程,排泥场围堰和退水口各1个分部工程)。其中排泥场围堰按3级提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该工程于2012年10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底完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项目法人向主管部门提交本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事件2:排泥场围堰某部位围堰存在坑塘,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削坡后,再分层填筑施工,如图4所示。   事件3:河道疏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某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如表4所示。   事件4:排泥场围堰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其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了备案。   事件5:本工程建设项目于2013年12月底按期完工。2015年5月,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按规定提交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该报告确定本工程项目质量等级为优良。图4 围堰横断面分层填筑示意图   表4 河道疏浚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指出事件4中的不妥之处。

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结构进行备案不妥。分部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自监理单位复核,项目法人认定。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某综合楼工程,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总建筑面积68000m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灌注桩阀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约定竣工时需向建设单位移交变形测量报告,部分主要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提供。施工单位委托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建筑变形测量。   基础桩设计桩径800mm、长度35m~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900根,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中列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C30混凝土;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500mm;每根桩留置1组混凝土试件;成桩后按总桩数的2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时认为方案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测量单位按变形测量方案实施监测时,发现基坑周边地表出现明显裂缝,立即将此异常情况报告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立即要求测量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并根据观测数据制订后续防控对策。   装修施工单位将地上标准层(F6~F20)划分为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段上均包含三个施工工序,其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   标准层装修施工流水节拍参数一览表(时间单位:周)建设单位采购的材料进场复检结果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退场;因停工带料导致窝工。施工单位提出8万元费用索赔。材料重新进场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通过;由于该部位的特殊性,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剥离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剥离检验及恢复共发生费用4万元,施工单位提出4万元费用索赔。上述索赔均在要求时限内提出。数据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无误。

1指出桩基施工方案中的错误之处,并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一: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500mm。(估计1分) 正确做法:水下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标高至少耍比设计标高超灌0.8~1.0m。(估计1分) (2)不妥之处二:成桩后按总桩数的2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估计1分) 正确做法: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

某综合楼工程,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总建筑面积68000m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灌注桩阀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约定竣工时需向建设单位移交变形测量报告,部分主要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提供。施工单位委托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建筑变形测量。   基础桩设计桩径800mm、长度35m~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900根,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中列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C30混凝土;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500mm;每根桩留置1组混凝土试件;成桩后按总桩数的2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时认为方案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测量单位按变形测量方案实施监测时,发现基坑周边地表出现明显裂缝,立即将此异常情况报告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立即要求测量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并根据观测数据制订后续防控对策。   装修施工单位将地上标准层(F6~F20)划分为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段上均包含三个施工工序,其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   标准层装修施工流水节拍参数一览表(时间单位:周)建设单位采购的材料进场复检结果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退场;因停工带料导致窝工。施工单位提出8万元费用索赔。材料重新进场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通过;由于该部位的特殊性,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剥离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剥离检验及恢复共发生费用4万元,施工单位提出4万元费用索赔。上述索赔均在要求时限内提出。数据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无误。

3参照下图图示,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绘制标准层装修的流水施工横道图。

1)累加数列求和 错位相减取大值 计算工期T=5+4+12=21周 绘制横道图 [QQ截图20161102133257.gif]

某综合楼工程,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总建筑面积68000m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灌注桩阀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约定竣工时需向建设单位移交变形测量报告,部分主要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提供。施工单位委托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建筑变形测量。   基础桩设计桩径800mm、长度35m~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900根,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中列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C30混凝土;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500mm;每根桩留置1组混凝土试件;成桩后按总桩数的2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时认为方案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测量单位按变形测量方案实施监测时,发现基坑周边地表出现明显裂缝,立即将此异常情况报告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立即要求测量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并根据观测数据制订后续防控对策。   装修施工单位将地上标准层(F6~F20)划分为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段上均包含三个施工工序,其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   标准层装修施工流水节拍参数一览表(时间单位:周)建设单位采购的材料进场复检结果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退场;因停工带料导致窝工。施工单位提出8万元费用索赔。材料重新进场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通过;由于该部位的特殊性,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剥离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剥离检验及恢复共发生费用4万元,施工单位提出4万元费用索赔。上述索赔均在要求时限内提出。数据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无误。

4分别判断施工单位提出的两项费用索赔是否成立,并写出相应理由。

[QQ截图20161102134020.gif]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若要留设施工缝,宜留设在构件( )的部位。

A:受轴力较小且施工方便的部位 B:受剪力较小且施工方便的部位 C:受弯矩较小且施工方便的部位 D:只要施工方便的部位即可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若要留设施工缝,宜留设在构件()的部位。

A:受轴力较小且施工方便的部位  B:受剪力较小且施工方便的部位  C:受弯矩较小且施工方便的部位  D:只要施工方便的部位即可

某工程,签约合同价为25000万元,其中暂列金额为3800万元,合同工期24个月,预付款支付比例为签约合同价(扣除暂列金额)的20%。自施工单位实际完成产值达4000万元后的次月开始分5个月等额扣回。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项目监理机构按施工单位每月应得进度款的90%签认,企业管理费率2%(以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为基数),利润率7%(以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和管理费之和为基数),措施费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5%计,规费综合费率8%   (以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费和其他项目费之和为基数),综合税率3%(以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费、其他项目费、规费之和为基数)。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基础工程施工中,自于相邻外单位工程施工的影响,造成基坑局部坍塌,已完成的工程损失40万元,工棚等临时设施损失3.5万元,工程停工5天。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索赔申请,要求补偿费用43.5万元、工程延期5天。建设单位同意补偿工程实体损失40万元,工期不予顺延。   事件2:工程在第4月按计划完成后,施工至第5个月,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搭设慰问演出舞台,项目监理机构确认该计日工项目消耗人工80工日(人工综合单价75元/工日),消耗材料150㎡(材料综合单价100元/㎡)。   事件3:工程施工至第6个月,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经确认,该变更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共计18.5万元。   事件4:工程施工至第7个月,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混凝土工程出现质量事故,施工单位于次月返工处理合格,该返工部位对应的分部分项工程费为28万元。   事件5:工程施工至第8个月,发生不可抗力事件,确认的损失有:   ①在建永久工程损失20万元;   ②进场待安装的设备损失3.2万元;   ③施工机具闲置损失8万元;   ④工程清理花费5万元。

针对事件2至事件4,若施工单位各月均按计划完成施工产值,项目监理机构在第4-7个月应签认的进度款各是多少万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