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2.5mx2.5m,基础埋深2.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的轴向力F=1600kN。地基土层分布如图4-15所示。 
确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
(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0 B:5.3 C:5.9 D:7.6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2.5mx2.5m,基础埋深2.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的轴向力F=1600kN。地基土层分布如图4-15所示。 
已知基底下中点第②层土的
,第③层土的
=4x0.0852,确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第③层土的变形量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7.3 B:52.4 C:17.6 D:68.5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2.5mx2.5m,基础埋深2.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的轴向力F=1600kN。地基土层分布如图4-15所示。 
已知E
=5.2MPa,若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土的变形量s′=118.5mm,确定其最终变形量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39.8 B:118.3 C:125.4 D:136.5
某高层建筑物的基础为筏形基础,基底尺寸为28mx33.6m,基础埋深为7m,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时的基底附加压力值p
=300kPa,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桩径0.4m,桩长21m。工程地质土层分布如图12-14所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36kPa。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
=28m范围内的有关数据见表12-2。 提示: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作答。

若取ψ
=0.30,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8.7 B:91.6 C:84.3 D:8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的最安全的方法,以下正确的是( )。
A:取仅与基础宽度有关的宽度比法 B:考虑基础宽度影响,取由计算深度向上厚度为△z土层的沉降值小于总沉降值一定比例的应变比法 C:取附加应力为自重应力10%或20%的应力比法 D:取简化的与基础形状有关的经验公式
基础是指地基底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或岩体,它们承担地基传来的建筑全部荷载,是建筑得以立足的根基。( )
基础是指地基底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或岩体,它们承担地基传来的建筑全部荷载,是建筑得以立足的根基。( )
基础是指地基底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或岩体,它们承担地基传来的建筑全部荷载,是建筑得以立足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