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梁顶面处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分别为F和F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4-14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假定F=1100kN,F=900kN,右边支座悬挑尺寸b=1000mm,基础梁左边支座悬挑尺寸c(mm)为下列何项数值时,地基反力呈均匀(矩形)分布状态?
A:1100 B:1200 C:1300 D:1400
假定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为:F=1206kN,F=804kN,c=1800mm,b=1000m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300kPa,计算基础梁自重和基础梁上的土重标准值用的平均重度γ=20kN/m,地基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考虑。试问,基础梁翼板的最小宽度b(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000 B:1100 C:1200 D:1300
F=1206kN,F=804kN,c=1800mm,b=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中心至截面混凝土下边缘的距离a=40mm,当基础梁翼板宽度b=1250mm时,其翼板最小厚度h(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0 B:200 C:300 D:350
F=1206kN,F=804kN,c=1800mm,b=1000mm,当计算基础梁支座处基本组合下弯矩值时,柱支座宽度的影响略去不计,基础梁支座处基本组合下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基础梁的最大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
A:M=148.0;V=532.0 B:M=390.0;V=532 C:M=478.9;V=674.0 D:M=148.0;V=674
F=1206kN,F=804kN,c=1800mm,b=1000mm,基础梁基本组合下的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89.5 B:231.6 C:205.9 D:519.2
某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6-1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I2类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基础顶面至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为5.2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2m。
框架柱Z2底层及3层的截面均为650mmx650mm,一层顶与其相连的框架梁均为350mmx650mm。已知Z2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其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试问,框架柱Z2在②轴线方向的底层计算长度l(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①考虑现浇楼板的作用,梁的刚度应乘以增大系数2。②ψ=0。
A:5.2 B:6.0 C:6.5 D:7.8
柱施工缝宜留置在()。
A:无梁楼板柱帽的上面 B:基础的底面 C: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 D:吊车梁的下面
柱施工缝留置位置不当的是()
A:基础顶面 B:在柱高的1/2处 C:吊车梁上面 D:梁的下面
施工缝的留置应符合的规定是( )。
A: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B: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50~6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C:双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D: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2范围内
吊车梁安装前的测量是指( )工作。
A:在牛腿面上测弹梁中线 B:在吊车梁上弹出梁中心线 C:牛腿面标高抄平 D:在柱面上量弹吊车梁顶面标高线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