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技术员
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
更新时间:
类别:技术员
1、
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
2、
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对于边长为200mm的混凝土立方体非标准试件,在计算其抗压强度时,应将其抗
3、
轻骨料混凝土采用( )测定干表观密度时,将试件养护28d后,在105~110℃烘箱中烘至恒重,从烘
4、
抗冻等级为F150的抗冻混凝土,掺入引气剂时,抗冻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为( )。
5、
当生产单位无强度资料,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L45~CL50时,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σ)应取
6、
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试件尺寸测量应精确至1mm,若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 ),则可按
7、
抗渗混凝土中的细骨料的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
8、
对强度等级为C60级的高强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
9、
试拌混凝土时,当流动性偏低时,可采用提高( )的办法调整。
10、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的边长为( )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环境中,经28d养护,采用
11、
抗冻等级( )的抗冻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均应进行坚固性试验,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
12、
在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当卵石的泵送高度>100m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应( )。
13、
对强度等级高于C60级的高强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
14、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凡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 )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
15、
抗冻等级是通过龄期28d的混凝土试件在吸水饱和后,承受反复冻融循环,以( )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循
16、
预制构件用的轻骨料混凝土,细骨料采用轻砂时,砂率为( )。
17、
配筋密列的结构(如薄壁、斗仓、筒仓、细柱等),采用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应为( )。
18、
混凝土维勃稠度试验法适用于( )。
19、
关于混凝土的拌和物离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0、
掺引气剂的抗渗混凝土应进行含气量试验,其含气量应为( )。
21、
测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时,“标准环境”是指( )的环境。
22、
在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当碎石的泵送高度<50m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应( )。
23、
下列选项不属于轻骨料混凝土的必试项目的是( )。
24、
抗冻混凝土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其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的规定是( )。
25、
( )称为干燥状态骨料。
26、
下列选项不属于混凝土施工试验资料的是( )。
27、
下列情况中,配制的混凝土可以不用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是( )。
28、
在公式中,a为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率,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a可取()。
29、
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的取样,试样要有代表性,宜在搅拌后第三盘至结束前( )之间取样。
30、
计算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时,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和料的总量之比不宜( )。
31、
在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 )。
32、
普通型轻粗骨料混凝土,细骨料采用轻砂时,粗细骨料总体积应为( )。
33、
在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当卵石的泵送高度<50m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应( )。
34、
在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中,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 )。
35、
混凝土拌和物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
36、
混凝土拌和物应在15min内成型完毕,对于成型试模尺寸为150×150×150(mm)的混凝土试件,
37、
泵送混凝土试验时,宜采用( )。
38、
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所采用的试验机的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 )
39、
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制作试件时,制作试件用的试模内表面应进行机械加工,其平面度为( ),组装后各
40、
普通混凝土用砂应选择( )较好。
41、
当轻骨料混凝土强度为30MPa以上时,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采用( )水泥时的水泥用量。
42、
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 )时,试配调整后确定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
43、
当采用3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高强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其中1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
44、
建筑工程中判断混凝土质量的主要依据是( )。
45、
泵送混凝土要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子颗粒含量不应( )。
46、
现浇混凝土用的轻骨料混凝土,细骨料采用普通砂时,砂率为( )。
47、
抗压强度fcu≥60MPa的混凝土为( )。
48、
采用相对用量法表示混凝土配合比时,应以( )为1,按水泥:水:细骨料:粗骨料表示。
49、
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和矿物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 )。
50、
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
51、
下列关于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52、
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采用的方法是( )。
53、
工地上常用( )的方法来测定拌和物的流动性。
54、
圆球型轻粗骨料混凝土,细骨料采用普通砂时,粗细骨料总体积应为( )。
55、
抗渗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其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的规定是( )。
56、
坍落度小于( )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
57、
抗冻混凝土进行抗冻融性能试验时,融解水槽在装入试件后,应能使水温保持在( )的范围内。
58、
当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偏小时,应采取( )的办法来调整。
59、
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试验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0时,加荷速度应为( )。
60、
在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中,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 )。
61、
σ表示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MPa),当生产单位无强度资料,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L10~CL
62、
冬期施工的混凝土试件的留置应增设( )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分别用于检查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
63、
抗渗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应( )。
6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耐久性要求校核( )。
65、
试配泵送混凝土,在掺用引气型外加剂时,要求其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大于( )。
66、
在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中,细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的规定为( )。
67、
混凝土的抗冻标号采用同时满足( )时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
68、
在混凝土的强度中,( )最大。
69、
进行抗冻融性能试验时,应经常对冻融试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严重破坏时则应进行称量,若试件平均失重率超
70、
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拌和物的保水性较差,应采用( )措施。
71、
在测定抗渗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时,混凝土拌和物捣实成形方法视坍落度大小而定,若坍落度大于( ),宜用
72、
进行高强混凝土试验时,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 )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73、
混凝土按体积密度进行分类时,ρ0<( )的混凝土为轻混凝土。
74、
轻骨料混凝土进行干表观密度试验取样时,连续生产的预制厂及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对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每月
75、
在大体积混凝土试验时,原材料的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 )。
76、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取值要求,当3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77、
在结构设计、施工、验收中均以( )强度为评定依据。
78、
在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 )。
79、
水泥混凝土在未凝结硬化前,称为( )。
80、
计算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时,泵送混凝土的水泥和矿物掺和料的总量不宜小于( )。
81、
进行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时,将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3层均匀装入筒内,每层捣实后的高度大致为筒高的1/3,且
82、
在混凝土中,砂、石称为( ),主要起( )作用。
83、
塑性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的指标用( )表示。
84、
在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还应用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 )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要求其平均值不应低
85、
下列选项不属于选择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的因素的是( )。
86、
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至少一式( )。
87、
轻骨料混凝土采用整体试件法测定干表观密度时,以3块试件平均值作为干表观密度代表值,并精确至( )。
88、
( )是指坍落度为100~150mm的混凝土。
89、
碎石型轻粗骨料混凝土,细骨料采用普通砂时,粗细骨料总体积应为( )。
90、
抗冻等级为F100的抗冻混凝土,掺入引气剂时,抗冻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为( )。
91、
混凝土按体积密度进行分类时,ρ0=( )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
92、
轻骨料混凝土试验以标准养护28d并折合成( )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评定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质量的依据
93、
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大小主要由( )来选取。
94、
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具有95%保证率的( )d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来确定的。
95、
在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中,粗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的规定为( )。
96、
在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mcp为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 )。
97、
在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aa和bb称为回归系数,当用卵石时,aa和bb的值分别为( )。
98、
有一组立方体建材试件,试件的尺寸为150×150×150(mm),根据它们的尺寸应是( )试件。
99、
抗渗混凝土是指其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 )级的混凝土。
100、
抗冻混凝土进行抗冻融性能试验时,冷冻箱在装入试件后,能使箱内温度保持在( )的范围内。
1
2
>>
最新试卷
任意集
多选
单项选择
判断
任意集
多选
单项选择
判断
多选
多选